高端鋼種比例偏低,自主研發、獨有技術的品種少----這是在與興澄等國內一流特鋼企業對標后,石鋼找到的在品種結構優化工作上的關鍵問題。
直面差距,正視不足,石鋼打破傳統追求創新,明確目標制定措施,有的放矢奮起直追,利用各種途徑學習最優的特鋼生產組織模式和有效的品種結構調整方法。截至8月份,石鋼開發新牌號鋼種27個,高端產品比例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以S48、S45CVS、SVDH38Ca、SVDH20S1-F等鋼種"領軍"的一批高端鋼種正逐漸形成強有力的拳頭,重錘在高端市場這面響鼓之上。
創新服務拓市場
"優化品種結構,適應市場是前提。"這在石鋼已是共識。石鋼以下游企業降成本的迫切需求為切入點,以大眾、福特、蒂森克虜伯等國際知名企業為重點目標,開展了28項公司級品種結構調整攻關,對各個優勢產品、高端產品增量制定了明確的攻關計劃并穩步推進。生產、技術和銷售部門通力協作,在確保與戰略、核心客戶建立更深入合作的同時,積極尋求高端市場的切入機會,準確把握高端產品的開發時機。
今年年初,國內某知名汽車公司提出,希望石鋼幫他們解決若干生產技術問題。得到消息,石鋼立即選派資深技術專家登門為其"私人定制"了一次技術服務,一舉為該公司攻克了10余個困擾許久的技術難點,而兩個企業的"情緣"也由此締結。
9月4日,NSK(中國)研究開發公司總經理劉軍一行來到石鋼,對轉向齒輪用鋼SCr420H進行現場工程監查。查看工藝流程,與生產技術人員進行交流,最終給出了現場審核合格的結論,這意味著石鋼具備了向NSK提供優質合金鋼SCr420H的資格。其實,石鋼與NSK關于SCr420H鋼的審核開始于兩年前。NSK對鋼中宏觀、微觀純凈度及氧含量等指標都有嚴格的要求,石鋼先后三次為其送樣鋼審核。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營銷人員的數次溝通聯系外,生產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也多次趕赴NSK了解其加工工藝和產品性能,一道解決生產中的難點問題,直到全部滿足客戶的要求。
在石鋼,類似的技術服務是常態,而"管家式"營銷服務則是特色。"我們的手機24小時開機,時刻保持在線狀態,不會錯過客戶的任何一個電話。"西北區域的營銷員陳路明告訴記者,每晚入睡前,他都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給手機充電。他們每一名營銷業務經理對戰略、核心客戶的服務是全天候的,手機24小時開機,遇事8小時內回復,有特殊情況4小時內抵達現場。
"走出去",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讓石鋼人能夠認真地審視自己,能夠正確地了解客戶,更能夠無微不至地服務客戶,于是,石鋼與客戶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廣闊,1至8月份,石鋼先后通過了哈鍋、德國科瑪等1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二方認證,有效提升了石鋼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創新工藝提質量
"過硬的產品質量是優化品種結構的保證。隨著產品向高端市場的挺進,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和提升更顯其重要意義。"石鋼總工程師齊建軍介紹,他們一方面瞄準興澄等國內一流特鋼企業,通過對標,迎頭趕上;另一方面以高端轎車用鋼、工程機械用鋼、高端軸承加工用鋼等產品為重點研發對象,以搭建轎車鋼研發平臺為突破,圍繞提升產品質量開展系列工藝創新和質量攻關活動。
石鋼的生產是訂單式生產,每一個鋼種的生產組織都是以分鐘計算的,是剛性的。可8月25日的一個生產訂單卻被人為地推遲了。"這是供某公司的高端軋輥鋼XTCr5A,此前冶煉的這個鋼種出現了零星的裂紋缺陷造成產品報廢,這次我們對生產工藝重新進行了完善,現在幾個關鍵技術數據還未最終確定,所以我們寧可不煉,也不能出廢品。"煉鋼廠廠長助理楊鋒功一直"盯"在現場主持工藝方案的最終確定。經過討論,大家決定向公司申請:為確保產品合格率,將XTCr5A鋼改在8月26日白班冶煉。現在,這批XTCr5A鋼已通過檢驗,發往客戶。
9月7日凌晨,看著大方坯連鑄機冷床上最后的三支SAE1141鋼連鑄坯被穩穩地起吊、入坑、碼垛,連續跟蹤這個鋼種的責任工程師高晗長長地舒了口氣。"SAE1141鋼是用于生產傳動軸的高硫高鋁鋼種,因其經濟效益高,成為國內一流特鋼企業爭相攻克的鋼種。"高晗說,由于這個鋼種冶煉難度大、性能要求苛刻,國內研究這個鋼種的企業進展都不是很快。近期,通過創新工藝,石鋼的鋼水純凈度進一步提升,連續澆鋼時間也提高了25%以上,多項數據顯示,不僅連鑄坯的內在質量更加穩定,而且連鑄坯收得率也從70%左右躍升到90%以上,使噸鋼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150元。
此外,石鋼把握市場"脈搏",依靠工藝創新,成功開發了"以軋代鍛"近終型產品,實現了產業鏈延伸。針對工程機械引導輪的傳統鍛造成型生產工藝帶來的能耗高、金屬材料損耗高等問題,他們改造工裝,研究工藝,設計新型孔型系統,實現了"引導輪"用鋼直接軋制一次成形,為客戶省去了鍛造成形工序。"以軋代鍛"產品一經問世,就倍受客戶青睞。
目前,石鋼高端中碳低鈦軸承鋼鋼中鈦含量穩定在15ppm以下;油缸桿鋼客戶加工不良率由8%下降到2%以下;大棒生產線ET探傷合格率達到87%以上,小棒生產線ET探傷合格率達到95%以上;轎車用鋼端部質量、劃傷、矯直硬化等缺陷為"零"。
創新管理添活力
在每天7時40分的生產調度會上,生產管理部都會通報前一日重要訂單的實際完成情況,安排當日生產工作計劃,而這些決策依托的是具有特鋼特色的"訂單生產日報表"。隨著石鋼品種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提出增加探傷、退火、銀亮、修磨等后部工藝要求的訂單大量增加,而高端客戶對發運的嚴苛又使抱怨也相應增加,這些問題都暴露出原有的生產日報表已不能滿足石鋼當前的特鋼生產組織需要。石鋼在與興澄、寶特等幾家特鋼企業對標后,于7月下旬創新提出建立訂單計劃生產日報表,實現訂單生產全流程管理。"新報表"上線兩個月來,重點合同完成率實現100%,客戶抱怨也大幅下降。
特鋼生產,精準交貨是關鍵。在生產管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一個流"精益生產管控系統》、《軋鋼生產訂單跟蹤系統》等多個生產輔助管理系統的數據被不斷地刷新。坐在大屏幕前指揮生產的調度人員進一步解釋說,憑借這些自主開發的信息化生產管控手段,石鋼實現了對生產的科學調度,由于對每一個訂單的生產過程都實施全程實時跟蹤,確保了訂單的"準時、準質、準量"交付。
"脫離了生產一線搞技術,只能是‘紙上談兵',再好的創意和想法,也都只是‘空中樓閣'。"煉鋼廠廠長董大西告訴記者,在石鋼激勵技術人員充實產線的大背景下,該廠創新管理機制,把生產技術人員劃分為主任工程師、責任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跟班工程師和質量監督員五個級別,把設備管理人員劃分為主任工程師、責任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和運行工程師四個級別。該廠設置了"業績目視化看板",每月公布一次業績排名,再依據實際業績讓這些人員"能上能下",讓他們有了優化品種結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有了前沖的動力。
"充實產線的技術人員人人身上有課題,一批新的‘金點子'正在逐步形成新效益。"煉鋼責任工程師楊韋華"領銜"的轉爐低磷鋼技術攻關,已經連續兩個月實現低磷鋼種合格率100%;精煉工序責任工程師孫玉春主持的轉爐工序氮微合金化新技術研究與應用也取得突破性進展。
如今,石鋼生產的漲斷連桿用鋼C70S6、36MnVS4等鋼種,力學性能及疲勞性能與德國進口材料水平相當,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不斷替代進口材料;生產的250至350km/h以上高速鐵路用彈簧鋼,主要技術指標和使用效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充分滿足高鐵彈簧鋼疲勞壽命要求,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獨占鰲頭,達到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