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祭出最大招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自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關稅調整舉措將一定程度上限制煤炭進口,緩解目前國內資源過剩,有助于加快煤炭行業脫困。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3.27億噸,同比增長13.4%,創下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指出,以前對煤炭實施零關稅,是為了鼓勵進口、調劑國內余缺,而現在取消了零關稅,就意味著不會像以前那樣鼓勵進口了。而在目前治理霧霾、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此舉有助于控制煤炭消費。
分析師表示,這次煤炭進口關稅調整與近期密集出臺的煤炭救市脫困政策相關,有助于緩解目前國產資源過剩、煤企滯銷壓力較大局面。
據分析師介紹,本次調整之后,加之此前已恢復3%進口關稅的褐煤,我國煤炭進口資源關稅已經基本全部恢復征收。2013年8月30日,海關總署宣布取消褐煤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3%的最惠國稅率。
據相關機構測算,此次關稅上調意味著動力煤噸煤成本增加20-27元/噸左右,煉焦煤噸煤成本增加20元/噸左右。
七成煤企虧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期調研結果顯示,我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經超過70%,一半以上企業出現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
為加快行業脫困,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由多部委參加的煤炭行業脫困聯席會議制度。截至8月7日,發展改革委已經組織召開了5次聯席會議,研究了化解產能過剩、控制超能力生產、規范煤炭進出口、加強金融支持等措施。同時,國內14家特大型煤炭企業日前已就控制產量、規范進口以及煤炭清潔利用等方面達成共識。
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2.02億噸,同比下降5.3%;出口393萬噸,同比下降27.5%;凈進口1.98億噸,下降4.7%。同時,煤炭進口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