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和鋼坯的率先拉漲,帶動現貨鋼價反彈,隨后期貨承壓漲勢大收,或大幅回落,繼而影響現貨鋼材市場漲勢收窄。此種趨勢已經出現過多次了,且后續情況則是鋼價出現回落,失去“收復之地”,基本上又回到原地。最開始,筆者對這次的漲勢還滿懷期待,認為在金九被“洗黑”后,至少銀十是有望的。照這樣的趨勢,難不成銀十也要變色?
好在期貨價格在大漲收斂后沒有立即進入回調狀態,目前原料市場表現還是較堅挺的。截至15日,唐山150*150方坯價格漲20元至2550元/噸;重廢市場成交依舊較活躍,價格繼續偏強。盡管普氏61%指數近兩日持續回落,目前還在80美元關口上方。原料價格的支撐力度還在延續。
然而,在出口數據大喜之后,15日統計局公布的CPI和PPI數據卻難以令市場滿意,多少有給鋼市火上澆油的意思。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6%,創下年內新低,也是56個月以來的新低。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0.4%。一方面通縮風險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工業運行情況持續走弱。且據統計局解讀認為,這樣的趨勢鋼鐵行業為主要貢獻之一。
另外,粗鋼日均產量在9月份中下旬出現連續微降后,10月份上旬該趨勢未能延續。據中鋼協最新的數據顯示,10月上旬會員鋼鐵企業日均粗鋼產量180.35萬噸,較9月下旬增長1.77萬噸,增幅0.99%。預估本旬全國日均粗鋼產量為219.59萬噸。
據業內人士分析,粗鋼產量遲遲難以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地方政府為求穩,不敢真正的大刀闊斧的削減產能。盡管時常傳來那個地區又砍掉多少產能,但實際上很快有黑產能被洗白。不過,近日工信部下發通知,就做好2015年及“十三五”期間淘汰目標計劃制訂工作作出要求,在提出繼續淘汰現有目錄界定的落后產能同時,加上了一條——淘汰環保、能耗等不達標的落后產能。雖然淘汰任務任道重遠,但是不斷加碼,針對性不斷加強的措施,讓這條任務變得異常堅定,同時給市場加注強心劑。相信,在提出要著力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后,不久后這種“追”著坎的模式將會變成有預見性走在前面的引領模式。
其二,就是在鋼企不愿意放棄市場份額,或者是不斷爭搶市場份額。鋼價跌跌不休,不斷破位尋低,讓市場新慌慌,感覺黑暗永無盡頭。同時鋼企為保持內運作正常,只好選擇量化模式,既冒險又保守。
數據同時顯示,本旬會員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568.85萬噸,較上一旬增加77.71萬噸,增長5.21%。此旬鋼企庫存反彈,黃金周有一定的影響。按照鋼企粗鋼產量基本變化不大來看,接下來鋼企庫存在1500萬噸附近的日子或將延長,若市場需求釋放難加速,鋼價回調壓力將大增。
為此,利好雖然不減,但是出現的隱患增多,削弱了鋼價上漲動力。此次鋼價漲勢第一個峰谷基本結束,但要完全消逝回調或還需時日。期待續漲動力。建議市場操作靈活同時謹慎不可少,保持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