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媒體稱近期鋼材價格不如白菜價格,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今天上午表示,鋼鐵、煤等大宗原材料價格下跌是產能過剩矛盾的體現,企業要主動調整結構轉型升級。
盛來運坦承,最近鋼鐵、煤等大宗原材料價格確實跌得比較厲害。鋼材價格之所以低是供過于求,從消費角度來說,隨著房地產的調整,需求回歸常態,更重要的是供給能力太強。據鋼鐵協會不完全統計,我國鋼材產能超過了10億噸,但現在需求量是7~8億噸,所以供過于求必然造成價格的下跌。
盛來運說,實體經濟表現出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由于一部分企業產能仍在繼續釋放,比如雖然鋼鐵過剩,但還需要生產,因為有一些固定的成本需要分攤。在這種情況下,去產能化、去庫存化的難度比以前大,持續的時間比以前長。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整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連續負增長,正是產能過剩矛盾的體現。
盛來運強調,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去產能化的要求貫徹實施;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來說,一定要在市場倒逼機制的作用主動調結構、轉方式,“這是跨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這個坎兒必須經歷的階段,也只有這樣做,才能最終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
9月中國PPI同比下降1.8%,降幅繼續擴大。官方分析原油、成品油、鋼材價格降幅加深是主因,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壓力也有所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