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庫存屢創新低,最長去庫存周期
今年3月份以來,我國鋼材市場去庫存一直延續至今,除期間國慶長假短暫微幅增長之外,庫存不斷刷新多年來低點。據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11月7日,國內重點城市(螺紋鋼、線材、熱軋、冷軋、中厚板)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總量為1022.94萬噸,較上一周下降20.44萬噸,長材市場去庫存明顯強于板材,市場庫存繼續創下新低。
相對來說,這一周我國建筑鋼材市場去庫存依然略強于板材,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減產行為,持續刺激建筑鋼材市場的交投,因為作為被限產、減產的主力,以生產建筑鋼材為主的中小鋼廠環保問題最為集中,相對來說,以生產板材為主的大中型鋼廠環保設施相對齊全,生產活動維持正常。與此同時,北方多地受到行政限產影響明顯強于南方地區,由此也帶來了近期北方鋼價畸形式的好于消費正常期的南方;然河北等北方地區也因需要配合重大會議的環境保護,基建等揚塵較大的工程項目亦被強制停工,因此北方供需相對還是弱于南方地區的。進入十一月份后,國內鋼市仍然維持去庫存趨勢,長達9個月的庫存下降,創下近年來的最長去庫存周期,顯示市場活動在傳統淡季依然較為活躍,有利于鋼價的拉漲。
資金緊張等因素疊加,商家維持理性低庫存
不過,雖然近期因重大會議、政策利好刺激而帶來的市場積極拉漲;然終端需求卻沒有明顯的改善,特別是會議期間北方部分地區基建強制停工、運輸限行等問題,帶來的鋼鐵需求、特別是線螺等建筑鋼材需求受到較大的限制。因此,雖然市場充斥著利好消息,但多數商家對后市的判斷并不看好,依然維持低庫存操作,逢高出貨為主。更為重要的是,行業內資金緊張的境況并沒有得到改善,特別是鋼貿商們,來自銀行的限貸、抽款日趨緊張,而放貸門檻不斷提高,加上鋼價的低位及市場競爭,帶來的盈利明顯不足,終端應收賬款比例也較大;多層面繼續控制了商家的流動資金;現階段,多數鋼貿商仍選擇低庫存來規避降價可能帶來的風險,因此遇到重大利好補貨的激情也是大不如從前。
冬儲意愿偏低,中間商繼續減少囤貨
另外,進入十一月傳統鋼鐵需求淡季以后,特別是北方地區降溫迅速,戶外工程項目將陸續停工;而由于對經濟下行、鋼鐵需求減量等因素的擔憂,傳統的鋼材冬儲還將繼續疲軟,絕大多數商家暫時沒有冬儲的計劃,表示先觀察市場走向,并對未來幾個月時間的鋼價走勢持悲觀態度。手頭資金偏緊、對后市信心不足等因素,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鋼貿流通領域無意參與今年的淡季鋼材冬儲行動;這也是造成市場庫存繼續在淡季不增反降的原因。
庫存持續向鋼廠內部轉移
在現貨市場鋼材庫存不斷下降的同時,上游鋼廠庫存卻延續高位難下的現狀。中鋼協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下旬,重點鋼企內部鋼材庫存總量為1414.3萬噸,雖較上一旬大幅下降9.7%,但仍處于高位水平;鋼廠明顯減產(截止11月10日,河北省內共有236座高爐燜爐或停爐,占總數的82.23%),而庫存仍在高位,說明下游拿貨依然保守,不過北方部分地區限行也給鋼材運輸帶來一定的流動影響。
鋼材庫存繼續在向鋼廠內部轉移,且這種情況在今年以來更加的明顯;現貨市場庫存屢創新低,并沒有反應出終端需求多么的旺盛,反而是從側面證明商家普遍對市場的不樂觀態度。
鋼材需求淡季以至,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增大;而出臺刺激措施穩增長又不再是中央的施政減壓重點,主要還將依靠深化改革,加快轉型調結構等政策紅利。受此影響,我國鋼鐵需求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需求增速還將繼續高位回落、甚至負增長;鋼鐵行業在結構調整升級的過程中產能、產量過剩現象或許還將階段性呈現;鋼廠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的激烈。而經過殘酷淘汰過來的鋼貿商們,對市場的把握也會更加的謹慎,因此,在資金壓力持續偏緊、終端需求疲軟,鋼廠間競爭白熱化等方面的作用下,未來鋼貿商繼續為此低庫存、小規模操作市場的可能性較大,也將成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