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日前就2030年氣候和能源政策框架達成協議,即至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至少削減40%。
受此影響,最遲至2018年歐洲碳排放許可證數將大幅減少,屆時碳排放許可證價格及電價都將雙雙走高,這將削弱歐洲鋼鐵等能源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使其無力對抗海外資源。
歐洲重要的產鋼國德國首當其沖。除了受到歐洲氣候和能源政策調整的壓力外,德國政府還新修訂可再生能源法(EEG),首次明確了205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份額要達到80%。新規的實施使得鋼鐵制造商必須在未來幾年面臨更嚴重的電力成本上漲狀況,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受損。
面于如此嚴苛的氣候和能源措施,有人拍手稱快,但也有市場人士表示,過度監管損害了歐洲制造業競爭力,如果歐洲能源密集型產業不能解決與海外資源在成本上的巨大差距,歐洲的制造業基礎就可能遭到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