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鋼產能過剩,尤其中國產能過剩嚴重,世界各國尋求封堵進口。除反傾銷和反補貼等關稅壁壘外,今年以來非關稅壁壘均有上升之勢,如加強進口許可證管理、海關檢驗以及強化國家標準等,旨在阻止含硼合金鋼的進口。這已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取消含硼合金鋼出口退稅是遲早的事。
6月2日,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部長簽署新規,要求合金鋼進口商申請進口許可,進口鋼材在到港向國內發貨前必須通過檢驗。印尼合金鋼進口新規已于8月1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到2016年12月31日。該新規覆蓋所有合金鋼產品,包括熱卷,盤條和H型鋼等,但合金半成品鋼材除外。新規要求進口商和供應商在貿易部登記并提供進口貨品的詳細情況,旨在阻止含硼合金鋼的大量進口。
10月18日,土耳其上調螺紋和線材進口稅,普碳螺紋和線材分別從15%和12%上調到30%-40%,含硼線材從3%上調到40%。該稅適用于土耳其所有鋼材進口,與土耳其有海關聯盟協議的歐盟和與土耳其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除外。市場人士認為,此舉可能瞄準中國出口。
泰國將修訂螺紋鋼國家標準。泰國工業標準協會(TISI)稱,將對本國使用的光面棒材、圓鋼和螺紋鋼國家標準重新修訂,旨在更明確地定義所要求的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確保建筑強度和安全性能,包括最大程度地限制和管理含硼光面圓鋼和螺紋鋼進口。同時,對當地感應爐生產的鋼材的化學成分進行評估及確定標準,加強對這部分鋼材的管理。TISI技術委員會主席稱,預計起草的新的建筑鋼標準將在未來4個月完成,修訂后的標準實施至少還需6個月。(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