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0843.3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負債總額655129億元,同比增長12.1%。值得注意的是,國企的財務費用仍維持20%以上的增速,大大拖累了國企的盈利水平。
財政部稱,統計范圍的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和已交稅金同比增幅回升,但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負債增幅高于資產增幅。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393171億元,同比增長4.5%。但是營業總成本也在上升,前10月營業總成本379754.6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6%、3.3%和18%。幾項費用中,財務費用增長最快,其中中央國企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1.3%,地方國企財務費用增長14.6%。
10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04111.7億元,同比增長11.9%;所有者權益合計348982.7億元,同比增長11.5%。
具體來看,中央企業負債總額344906.4億元,同比增長10.3%,地方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總額310222.6億元,同比增長14.2%,地方國企負債增速更快。
從具體的行業來看,1~10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鋼鐵、交通、汽車、施工房地產和電力等行業利潤總額正增長;有色、煤炭、化工、石油石化和郵電通信等行業利潤總額負增長。
隨著央行降息,未來企業的利潤有望好轉。喜投網董事長黃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降息主要是可以讓這些行業的已有負債降低成本,降低爛尾的風險,而利率降低也會刺激這些行業增加投資。
華泰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要提高企業的凈利潤,主要動力來源于財務費用的降低,確切地說就是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按目前80余萬億元貸款余額,降息有望節省利息支出3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