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小周 林金恒
近日,柳鋼中板廠自主改造升級霧化噴淋系統工作順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它的運用將更好地保證鋼板上下表面溫度均勻,為鋼板實物質量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這只是該車間自主創新、自主維修的一個縮影。今年初以來,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柳鋼中板廠機電車間緊緊圍繞“設備維修工作要服務于工藝需求和產品質量”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鼓勵廣大職工大膽創新,想方設法提升工作質量,走出了一條以“服務工藝生產”為中心的自主創新、自主維修之路。
敢想敢為克難題
“要扭轉職工以往只要設備正常運轉就萬事大吉的傳統思維,積極主動想辦法攻克設備技術難題,確保設備穩定運行。”今年初,該車間提出要提高工作質量的思路。
隨著客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該廠原先的霧化噴淋系統的效果已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要,升級改造刻不容緩。
怎樣才能實現這一功能呢?該車間通過反復觀察發現,目前霧化噴淋系統壓力略有波動,導致經噴嘴噴出的水霧不夠均勻。要是有個設備來保障壓力穩定,不就可以解決了嗎?于是,該車間與管理設備的機動科溝通討論,決定在原來基礎上增加增壓泵、穩定系統壓力,進行升級改造。
經過兩個多月的材料準備、施工、測試,10月27日,升級改造后的霧化噴淋系統“登臺亮相”,經噴嘴噴射出的水完全霧化,職工們紛紛拍手稱贊。
“目前我們還在考慮優化水流量控制方式,根據鋼板的厚薄來調節出水量的大小。這一方案正在積極籌劃中,我們有信心攻克這個難題。”該車間乙班班長卓露安介紹道。
備件修復降成本
為抓住重要備件修復這個成本大頭,該車間加強與生產車間的交流互動,及時分析造成質量問題的設備原因,對修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探討和摸索,逐步實現了對具有一定技術含量且以前由外委承擔的設備的修復工作從無到有的轉變。
雙邊剪主剪壓力高蹺軸瓦更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且維修精度要求高、拆卸困難,該車間維修人員面臨極大的挑戰。
“沒有修復經驗,一切只能靠自己,只有邁出堅實的第一步,以后的路就能走得更遠。”該車間副主任趙雙濤鼓勵維修人員。面對挑戰,大家沒有退縮,在制訂好相應方案后,他們硬是用千斤頂、氣動扳手、銅棒、大錘、撬棍等簡單的工具與行車配合,一點一點地敲、撬、頂、吊,僅用3個班就順利完成了以前外委需7天的雙邊剪壓力高蹺下軸瓦的拆裝工作。
像這樣的例子在該車間還有很多。據統計,今年1月~10月份,該車間自主修復大型備件精軋機接軸1件、粗軋壓下螺桿1件、精軋AGC液壓缸1件、粗軋AGC液壓缸2件,各類輥子103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節約了維修成本。
設備維修是一項技術活,只要敢想、敢實踐,就能在從無到有中積累經驗。該廠機電車間深諳此理。近期,該車間又對設備修復管理進一步深化,要求各班組將影響產品質量的設備做好臺賬,減少此類設備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現在只要打開設備運行臺賬,就能清楚地掌握影響產品質量的設備和維護記錄,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修復。”該車間主任陳會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