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以鋼鐵、有色、建材、輕紡等行業為重點,針對國際市場需要,支持企業利用國內裝備在境外建設上下游配套的生產線,實現產品、技術和合規標準“走出去”。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中國裝備“走出去”已取得較大進步,行業類別拓展、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區域選擇增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而鋼鐵、有色、建材、輕紡等行業成為“走出去”的重點行業將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國際市場化解行業過剩產能,并且使相關行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針對國際市場需要,支持企業利用國內裝備在境外建設上下游配套生產線,實現產品、技術和合規標準“走出去”,可以使相關行業在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改造等方面獲得新的進展,進而加強相關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上述行業走出去,還需要企業練好內功,提高技術,完善行業標準,通過在外新建廠房、設備等輸出管理和技術,提高行業附加值。” 鄭宇潔強調。
鄭宇潔認為,鋼鐵、建材、有色、紡織等行業目前在國內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通過“走出去”戰略,拓展海外市場,有望消化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行業盈利水平。
招商證券相關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就目前中國裝備“走出去”的情況看,國內相關行業已經取得了較大進步,主要體現在行業類別拓展、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區域選擇增多等方面。在鼓勵相關行業“走出去”的戰略上,國家還應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財稅金融體系方面的支持,這樣才能使相關行業“走出去”更具底氣。(丁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