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壓力日漸增大的背景下,國內鋼鐵行業部分上市公司近期動作頻頻。
春節長假后首個交易日,中鋼集團旗下的中鋼天源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而臨時停牌。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重大事項可能是公司實際控制人中鋼集團擬對上市公司注入資產。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日,停牌近一個月的沙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沙鋼集團2015年2月16日與境內自然人李非文、劉振光、黃李厚、李強、王繼滿、朱崢、劉本忠、燕衛民、金潔分別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沙鋼集團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55.12%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沙鋼集團轉讓了55.12%的股權,但仍持有沙鋼股份3.13億股,占總股本的19.88%,仍為沙鋼股份第一大股東。盡管大股東減持,但沙鋼股份的股價不跌反漲,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一字”漲停。
“沙鋼集團減持股份實際上還是資本運作,通過套現來進行整體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據了解,在此次股權轉讓過程中,沙鋼集團套現約46億元。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受訪時也表示,目前鋼鐵行業整體處于不景氣狀態,行業還處于洗牌期。無論上市鋼企是注入資產,還是轉讓股權,都是大股東重新配置資源的形式,以求再融資。
工信部25日發布報告稱,受益于鐵礦石、煤炭價格大幅下降,2014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40%,但銷售利潤率只有0.9%,仍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總體來看,2014年鋼鐵行業經濟效益略有改善,但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與此同時,不少鋼企面臨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2014年鋼鐵行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1%,財務費用是利潤的3倍多。
據了解,今年隨著新環保法和新排放標準的實施,相當一部分鋼鐵企業難以達到要求,鋼企改善環保設施噸鋼生產成本將增加200元,這無疑成了鋼鐵企業又一不能承受之重。
“鋼企資金不寬裕,即便民營鋼廠中的‘戰斗機’沙鋼集團也是如此,能夠把上市公司股權賣個好價錢,在盤活資產的同時,還能繼續控股,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一位不愿具名的鋼鐵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由于鋼材價格“跌跌不休”,鋼企盈利能力持續下降,不少鋼企在挖潛增效上下功夫,很多鋼企把降本增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鋼集團在2015年工作會議上也提出將盤活存量資源,著力提升盈利能力,重點把握債務結構調整、內部變革和產業調整。
“前兩年鋼企都在降本增效,現在繼續降本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鋼企通過在資本市場的騰挪來解決融資難題,也是不錯的選擇。”邱躍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