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煤矸石、煤礦瓦斯、高爐尾氣發電,延伸煤炭產業鏈;依托低碳技術,積極開發精細化工、差異化高端化工產品;加快煤商貿、煤物流、煤轉化、煤金融、煤制造等特色關聯產業發展,建立煤炭產業新體系等,山西省晉城市探索出一條資源型地區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的特色之路
在晉城晉煤集團成莊礦南屏風井口,一個低碳創新項目瓦斯提濃站即將投入運營。提濃站站長姜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是山西省首個瓦斯提濃試驗項目,主要是將煤礦井下抽放出來的11%的瓦斯氣提濃為30%以上的富瓦斯氣,可替代煤炭用于工業燃氣和瓦斯發電,每天能減少28.8萬標準立方米低濃度瓦斯排放。
晉城如今是全國無煙煤生產基地,2012年被山西省列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城市。3年來,晉城以低碳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新動力,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減少煤炭消耗和依賴,培育新興產業,倡導全民低碳,為煤炭資源型城市低碳發展開拓出一條新路徑。
走進晉城巴公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由蘭花煤炭集團投資新建的5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正在進行機器安裝和調試,預計這兩個煤炭深加工高端項目今年8月可投入試運營。在己內酰胺項目現場,該項目總工程師介紹,這個項目投產后,上游可以借助周邊企業生產的氨和氫氣作原材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氣可用來發電,產生的廢水廢渣可以被納米碳酸鈣項目利用,多余的廢渣還可被巴原建材公司用來制磚。據了解,這兩個項目和周邊的蘭花大化、福盛鋼鐵、巴公化肥廠和巴原建材公司等企業,已初步形成煤炭—化肥—化工—己內酰胺—納米碳酸鈣—建材(巖棉)的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利用煤矸石、煤礦瓦斯、高爐尾氣發電,延伸煤炭產業鏈;依托低碳技術,積極開發精細化工、差異化高端化工產品;加快煤商貿、煤物流、煤轉化、煤金融、煤制造等特色關聯產業發展,建立煤炭產業新體系等,成為近年來晉城掀起的低碳建設的新常態。
目前,晉城市通過制定低碳產業園區、低碳工業企業、低碳農業企業、低碳服務業、低碳鄉村、低碳社區、低碳公共機構和低碳家庭等8個示范標準,已確定低碳示范區1個,低碳示范園區2個,低碳示范企業60個,低碳示范鄉村60個,低碳示范單位及家庭500個,低碳志愿者10000名。隨著一批新型化工產品相繼推出,晉城已形成年產111.5萬噸甲醇、20萬噸二甲醚、10萬噸合成油、3萬噸甲醛、1.5萬噸三聚氰胺的能力,形成了化工產品新格局,為煤化工轉型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低碳城市建設中,晉城市提出了以“氣化晉城”為抓手,加快推進煤層氣開采項目、煤層氣地面集輸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加快能源替代步伐。晉城市煤氣開發利用中心副主任王廣林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有22.5萬戶城鄉居民、960多家工商戶用上了煤層氣,1.9萬輛出租車、公交車和部分民用車輛實行了“油改氣”,已建成瓦斯發電廠33個。去年,煤層氣地面開采量達26.4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為加快“氣化晉城”步伐,今年還將投入22多億元率先在全省城市、農村、工業領域等實施煤層氣利用全覆蓋工程。工程全部完成后,每年可減少1500萬噸標煤消耗。
在高平市原村鎮有一個集有機綠色農產品種苗培育、基地種植、生產加工、物流配送于一體的綠色農業產業項目,占地2000畝,這是由高平科興集團前和煤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新產業,不僅帶動了煤炭企業的轉型,也促進了周邊農民的增收。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晉城煤炭企業投資旅游產業達20多億元,大大改善了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景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4年全市旅游收入242億元,增長22%,文化旅游業正成為晉城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同時,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迅猛崛起,非煤產業不斷壯大,一煤獨大的格局正在打破,2014年三次產業的比重優化為4.2∶58.8∶37.0,非煤產業占到了37%。
在晉城晉煤集團成莊礦南屏風井口,一個低碳創新項目瓦斯提濃站即將投入運營。提濃站站長姜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是山西省首個瓦斯提濃試驗項目,主要是將煤礦井下抽放出來的11%的瓦斯氣提濃為30%以上的富瓦斯氣,可替代煤炭用于工業燃氣和瓦斯發電,每天能減少28.8萬標準立方米低濃度瓦斯排放。
晉城如今是全國無煙煤生產基地,2012年被山西省列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城市。3年來,晉城以低碳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新動力,大力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減少煤炭消耗和依賴,培育新興產業,倡導全民低碳,為煤炭資源型城市低碳發展開拓出一條新路徑。
走進晉城巴公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由蘭花煤炭集團投資新建的5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正在進行機器安裝和調試,預計這兩個煤炭深加工高端項目今年8月可投入試運營。在己內酰胺項目現場,該項目總工程師介紹,這個項目投產后,上游可以借助周邊企業生產的氨和氫氣作原材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氣可用來發電,產生的廢水廢渣可以被納米碳酸鈣項目利用,多余的廢渣還可被巴原建材公司用來制磚。據了解,這兩個項目和周邊的蘭花大化、福盛鋼鐵、巴公化肥廠和巴原建材公司等企業,已初步形成煤炭—化肥—化工—己內酰胺—納米碳酸鈣—建材(巖棉)的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利用煤矸石、煤礦瓦斯、高爐尾氣發電,延伸煤炭產業鏈;依托低碳技術,積極開發精細化工、差異化高端化工產品;加快煤商貿、煤物流、煤轉化、煤金融、煤制造等特色關聯產業發展,建立煤炭產業新體系等,成為近年來晉城掀起的低碳建設的新常態。
目前,晉城市通過制定低碳產業園區、低碳工業企業、低碳農業企業、低碳服務業、低碳鄉村、低碳社區、低碳公共機構和低碳家庭等8個示范標準,已確定低碳示范區1個,低碳示范園區2個,低碳示范企業60個,低碳示范鄉村60個,低碳示范單位及家庭500個,低碳志愿者10000名。隨著一批新型化工產品相繼推出,晉城已形成年產111.5萬噸甲醇、20萬噸二甲醚、10萬噸合成油、3萬噸甲醛、1.5萬噸三聚氰胺的能力,形成了化工產品新格局,為煤化工轉型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低碳城市建設中,晉城市提出了以“氣化晉城”為抓手,加快推進煤層氣開采項目、煤層氣地面集輸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加快能源替代步伐。晉城市煤氣開發利用中心副主任王廣林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已有22.5萬戶城鄉居民、960多家工商戶用上了煤層氣,1.9萬輛出租車、公交車和部分民用車輛實行了“油改氣”,已建成瓦斯發電廠33個。去年,煤層氣地面開采量達26.4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為加快“氣化晉城”步伐,今年還將投入22多億元率先在全省城市、農村、工業領域等實施煤層氣利用全覆蓋工程。工程全部完成后,每年可減少1500萬噸標煤消耗。
在高平市原村鎮有一個集有機綠色農產品種苗培育、基地種植、生產加工、物流配送于一體的綠色農業產業項目,占地2000畝,這是由高平科興集團前和煤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新產業,不僅帶動了煤炭企業的轉型,也促進了周邊農民的增收。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晉城煤炭企業投資旅游產業達20多億元,大大改善了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景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4年全市旅游收入242億元,增長22%,文化旅游業正成為晉城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同時,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迅猛崛起,非煤產業不斷壯大,一煤獨大的格局正在打破,2014年三次產業的比重優化為4.2∶58.8∶37.0,非煤產業占到了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