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要訂造50艘VLOC,這本來就是一個完全不靠譜的新聞,結果越傳越玄,連華爾街日報也來湊熱鬧,最后逼得巴西淡水河谷只好出來表態。
4月30日,淡水河谷中國區公關負責人明確表示,近期關于淡水河谷將建造約50艘巨型散貨船的報道為“不實消息”,目前沒有收到巴西總部關于此事件的任何消息。該負責人澄清說,“除了去年9月公布的消息之外,目前尚無投資50艘新船的洽談事宜。”
子虛烏有的“烏龍”新聞
據了解,該消息源頭來自一海外媒體,消息稱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開采商巴西淡水河谷正就建造約50艘巨型散貨船與中國遠洋、招商輪船、山東海運以及中國工商銀行旗下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行談判,這些散貨船將用于從巴西向中國運送鐵礦石。而中遠可能訂造20艘散貨船,其余三家公司可能各建造10艘船舶。因為消息涉及具體公司和數量,這一看似煞有其事的消息在業內迅速傳播,后國內多家媒體紛紛轉載,國際船舶網記者也曾就此消息詢問淡水河谷中國區公關負責人,并且得到明確否認。本以為是業內“烏龍”消息,4月30日早間,華爾街日報卻又再次報道,而報道內容也未做刪改和核實,最后被“烏龍”消息不堪騷擾的淡水河谷“被逼”無奈只好出來表態。
與此同時,涉及此事件的中國遠洋發言人也“默契”表示:“不能確認這第二批造船計劃的消息,一切消息以集團公告為準。”
目前形勢訂造50艘新船無可行性
在得知該消息后,業內人士都覺得非常意外。克拉克森分析師OmarNokta認為,繼之前宣布打造20艘VLOC后,如今又訂造50艘新船,這樣的做法讓人很難理解。他指出,就之前那些Valemax礦砂船訂單,淡水河谷擬為巴西至中國航線支付的運費折算下來為每噸19美元,而2008年那批船的平均價位為15.5美元/噸。“這顯示出,淡水河谷目前的VLOC遠超市場均價。所以鑒于淡水河谷之前的投資計劃,如果再有更為龐大的訂單出現,這著實令人有些意外。”
有業內專家分析,淡水河谷目前擁有19艘40萬噸礦砂船另外還有16艘租入的同類型船舶用于運輸遠東市場的鐵礦石資源,然而,這些合同上的運費支付成本可能要比現在現貨市場上的運價水平要高。不過,如果此次傳聞是真的,那將會對海岬型船市場造成更大的打擊,據粗略估算,50艘40萬噸級礦砂船一年在巴西至中國航線上的運量將達到1.04億噸,然而,去年全年,淡水河谷銷往中國的鐵礦石總量才達1.56億噸。這將對海岬型船市場再次形成重創,或許將會有更多的船東被擠出。
綜合來看,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弱勢下滑,整體需求低迷,導致整個海運市場運貨量減少,再加上海岬型船自身運力過剩且緩解艱難,海岬型船市場想要扭轉可謂是難上加難,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市場未來低增長發展的新常態已經明確的情況下,支持淡水河谷訂造50艘礦砂船的市場基礎顯然已經不再具備。
原計劃訂造20艘可行性更大
去年9月,淡水河谷就與中遠、招商輪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未來其為淡水河谷長期運輸鐵礦石,簽署25年包運合同,為此中遠將訂造10艘大型礦砂船并向淡水河谷收購4艘,招商輪船將訂造10艘。
淡水河谷表示,這是目前最新的與中國船企合作的事宜,并無第二批造船計劃。而就在4月30日,中遠控股發布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批準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的VLOC(超大礦砂船)合作協議;即去年9月達成的合作協議。其中涉及收購4艘現有40萬噸級VLOC,以及另外訂造10艘新船。
3月3日,招商輪船表示,公司通過了旗下香港明華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議案。根據協議,香港明華需新造10艘大型礦砂船。
不過此次訂造的20艘礦砂船與此前熔盛重工建造的40萬噸礦砂船在技術上有了新的改進,是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專門為巴西淡水河谷量身定制的第二代“升級版”40萬噸VLOC,相比上一代產品油耗降低了18.8%,更加節能環保,滿足最新EEDI和TIEⅡ要求,并配置了滿足全航程的LNGREADY方案。
上海船院的一位項目負責人表示,新的40.5萬噸VLOC將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船型,可以成為中國-巴西航道最好的礦砂船。
按照淡水河谷最初的目標確實是希望打造100艘VLOC超級船隊,不過時過境遷,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初的計劃如今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4月30日,淡水河谷中國區公關負責人明確表示,近期關于淡水河谷將建造約50艘巨型散貨船的報道為“不實消息”,目前沒有收到巴西總部關于此事件的任何消息。該負責人澄清說,“除了去年9月公布的消息之外,目前尚無投資50艘新船的洽談事宜。”
子虛烏有的“烏龍”新聞
據了解,該消息源頭來自一海外媒體,消息稱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開采商巴西淡水河谷正就建造約50艘巨型散貨船與中國遠洋、招商輪船、山東海運以及中國工商銀行旗下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行談判,這些散貨船將用于從巴西向中國運送鐵礦石。而中遠可能訂造20艘散貨船,其余三家公司可能各建造10艘船舶。因為消息涉及具體公司和數量,這一看似煞有其事的消息在業內迅速傳播,后國內多家媒體紛紛轉載,國際船舶網記者也曾就此消息詢問淡水河谷中國區公關負責人,并且得到明確否認。本以為是業內“烏龍”消息,4月30日早間,華爾街日報卻又再次報道,而報道內容也未做刪改和核實,最后被“烏龍”消息不堪騷擾的淡水河谷“被逼”無奈只好出來表態。
與此同時,涉及此事件的中國遠洋發言人也“默契”表示:“不能確認這第二批造船計劃的消息,一切消息以集團公告為準。”
目前形勢訂造50艘新船無可行性
在得知該消息后,業內人士都覺得非常意外。克拉克森分析師OmarNokta認為,繼之前宣布打造20艘VLOC后,如今又訂造50艘新船,這樣的做法讓人很難理解。他指出,就之前那些Valemax礦砂船訂單,淡水河谷擬為巴西至中國航線支付的運費折算下來為每噸19美元,而2008年那批船的平均價位為15.5美元/噸。“這顯示出,淡水河谷目前的VLOC遠超市場均價。所以鑒于淡水河谷之前的投資計劃,如果再有更為龐大的訂單出現,這著實令人有些意外。”
有業內專家分析,淡水河谷目前擁有19艘40萬噸礦砂船另外還有16艘租入的同類型船舶用于運輸遠東市場的鐵礦石資源,然而,這些合同上的運費支付成本可能要比現在現貨市場上的運價水平要高。不過,如果此次傳聞是真的,那將會對海岬型船市場造成更大的打擊,據粗略估算,50艘40萬噸級礦砂船一年在巴西至中國航線上的運量將達到1.04億噸,然而,去年全年,淡水河谷銷往中國的鐵礦石總量才達1.56億噸。這將對海岬型船市場再次形成重創,或許將會有更多的船東被擠出。
綜合來看,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弱勢下滑,整體需求低迷,導致整個海運市場運貨量減少,再加上海岬型船自身運力過剩且緩解艱難,海岬型船市場想要扭轉可謂是難上加難,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市場未來低增長發展的新常態已經明確的情況下,支持淡水河谷訂造50艘礦砂船的市場基礎顯然已經不再具備。
原計劃訂造20艘可行性更大
去年9月,淡水河谷就與中遠、招商輪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未來其為淡水河谷長期運輸鐵礦石,簽署25年包運合同,為此中遠將訂造10艘大型礦砂船并向淡水河谷收購4艘,招商輪船將訂造10艘。
淡水河谷表示,這是目前最新的與中國船企合作的事宜,并無第二批造船計劃。而就在4月30日,中遠控股發布公告稱,其董事會已批準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的VLOC(超大礦砂船)合作協議;即去年9月達成的合作協議。其中涉及收購4艘現有40萬噸級VLOC,以及另外訂造10艘新船。
3月3日,招商輪船表示,公司通過了旗下香港明華與巴西淡水河谷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議案。根據協議,香港明華需新造10艘大型礦砂船。
不過此次訂造的20艘礦砂船與此前熔盛重工建造的40萬噸礦砂船在技術上有了新的改進,是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專門為巴西淡水河谷量身定制的第二代“升級版”40萬噸VLOC,相比上一代產品油耗降低了18.8%,更加節能環保,滿足最新EEDI和TIEⅡ要求,并配置了滿足全航程的LNGREADY方案。
上海船院的一位項目負責人表示,新的40.5萬噸VLOC將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船型,可以成為中國-巴西航道最好的礦砂船。
按照淡水河谷最初的目標確實是希望打造100艘VLOC超級船隊,不過時過境遷,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初的計劃如今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