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3年年底披露298億元定增預案至今已有16個月,包鋼股份昨日晚間稱,非公開發行股票獲證監會核準。不出意外的話,包鋼股份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5.56億新股的方案將在核準批復文件失效前的6個月內實施。
據悉,包鋼股份于2013年12月底拋出298億元定增預案,該方案顯示,包鋼股份擬發行不超過82.55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格為3.61元/股,用于投資收購包鋼集團選礦相關資產、收購包鋼集團白云鄂博礦綜合利用工程項目選鐵相關資產、收購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包鋼股份201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其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從3.61元/股調整為1.80元/股,發行數量從82.55億股調整為165.56億股。
包鋼股份此次定增購買包鋼集團旗下的資產中,最大的部分為尾礦庫資產。在包鋼股份298億元定增投向中,僅尾礦庫資產估值就達273億元左右。截至2013年9月30日,包鋼股份擬收購資產賬面價值為16.83億元,評估價值290.1億元,增值率高達1623.32%,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尾礦庫升值潛力較大。
據悉,尾礦庫自1965年建成以來主要用于貯存包鋼集團選礦相關資產選別鐵精礦后產生的尾礦。包鋼集團的白云鄂博鐵礦為多金屬伴生礦,受過去幾十年來選礦工藝、設備和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前述尾礦庫中仍存在大量的鐵資源,且其余與鐵礦共生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全部隨尾礦泥堆存于尾礦庫中。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報告,截至2013年11月30日,該尾礦庫的尾礦資源儲量為1.97億噸,稀土氧化物(REO)約1379.87萬噸,品位達7.01%,富集度相對原礦高。
據悉,我國稀土資源呈現“北輕南重”的分布格局,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等南方地區。其中,包頭白云鄂博礦山資源儲量占比超過80%。
值得說明的是,在2014年2月,包鋼集團通過了了對旗下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的未來發展戰略實施規劃,其中,包鋼集團承諾,自身擁有的礦產資源及其開發項目將優先注入包鋼股份,包鋼股份為包鋼集團鐵、有色金屬、煤炭等上游礦產資源及相應產品的唯一整合方。另外,“包鋼股份完成對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的收購后,尾礦庫資產的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的實施主體為包鋼股份”,這一提法確定了尾礦庫資產的歸屬。
包鋼股份表示,收購尾礦庫資產后,將相應擁有尾礦庫中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按照未來規劃,公司將逐步開始實施尾礦庫資產的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工程項目,該項目以開發鐵精礦、稀土精礦、鈮精礦等礦產資源為依托,而包鋼股份掌握了集團所擁有的稀土資源,將成為全球性的稀土資源龍頭企業。
需說明的是,目前包鋼股份鋼鐵主業遭遇行業產能過剩、主營收入下滑的尷尬現狀。2014年年報顯示,包鋼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97.92億元,同比下降21.1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20.09%。
有分析師指出,定增方案獲核準,后期包鋼股份朝著資源類型企業轉變,將變為“鋼鐵+鐵礦+稀土”的資源類龍頭企業。因為尾礦資源預期2016年實現盈利,假設定增在2015年完成,預計尾礦資源將增厚公司2016、2017和2018年EPS0.01元、0.04元和0.06元,由此對包鋼股份維持“推薦”評級。
按2013年9月30日資產評估報告,尾礦資源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凈利潤預測數分別為0元、0元、3.23億元、12.64億元及19.52億元。
包鋼集團承諾,若資產轉讓實施完畢后,尾礦資源截至每個會計年度末所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累計凈利潤數與該評估報告凈利潤預測數存在差異,差額部分由包鋼集團向包鋼股份全額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預案,包鋼股份此次定增對象包括包鋼集團、招商財富、國華人壽、財通基金、理家盈、上海六禾及華安資產七名特定投資者。其中,上海理家盈貿易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理益集團,而該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劉益謙,其為福布斯富豪榜“常客”,曾被冠以“定增大王”頭銜。
據悉,包鋼股份于2013年12月底拋出298億元定增預案,該方案顯示,包鋼股份擬發行不超過82.55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格為3.61元/股,用于投資收購包鋼集團選礦相關資產、收購包鋼集團白云鄂博礦綜合利用工程項目選鐵相關資產、收購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包鋼股份201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其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從3.61元/股調整為1.80元/股,發行數量從82.55億股調整為165.56億股。
包鋼股份此次定增購買包鋼集團旗下的資產中,最大的部分為尾礦庫資產。在包鋼股份298億元定增投向中,僅尾礦庫資產估值就達273億元左右。截至2013年9月30日,包鋼股份擬收購資產賬面價值為16.83億元,評估價值290.1億元,增值率高達1623.32%,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尾礦庫升值潛力較大。
據悉,尾礦庫自1965年建成以來主要用于貯存包鋼集團選礦相關資產選別鐵精礦后產生的尾礦。包鋼集團的白云鄂博鐵礦為多金屬伴生礦,受過去幾十年來選礦工藝、設備和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前述尾礦庫中仍存在大量的鐵資源,且其余與鐵礦共生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全部隨尾礦泥堆存于尾礦庫中。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報告,截至2013年11月30日,該尾礦庫的尾礦資源儲量為1.97億噸,稀土氧化物(REO)約1379.87萬噸,品位達7.01%,富集度相對原礦高。
據悉,我國稀土資源呈現“北輕南重”的分布格局,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等南方地區。其中,包頭白云鄂博礦山資源儲量占比超過80%。
值得說明的是,在2014年2月,包鋼集團通過了了對旗下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的未來發展戰略實施規劃,其中,包鋼集團承諾,自身擁有的礦產資源及其開發項目將優先注入包鋼股份,包鋼股份為包鋼集團鐵、有色金屬、煤炭等上游礦產資源及相應產品的唯一整合方。另外,“包鋼股份完成對包鋼集團尾礦庫資產的收購后,尾礦庫資產的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的實施主體為包鋼股份”,這一提法確定了尾礦庫資產的歸屬。
包鋼股份表示,收購尾礦庫資產后,將相應擁有尾礦庫中的稀土、鈮、鈧、鈦等資源,按照未來規劃,公司將逐步開始實施尾礦庫資產的尾礦庫資源開發利用工程項目,該項目以開發鐵精礦、稀土精礦、鈮精礦等礦產資源為依托,而包鋼股份掌握了集團所擁有的稀土資源,將成為全球性的稀土資源龍頭企業。
需說明的是,目前包鋼股份鋼鐵主業遭遇行業產能過剩、主營收入下滑的尷尬現狀。2014年年報顯示,包鋼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97.92億元,同比下降21.1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20.09%。
有分析師指出,定增方案獲核準,后期包鋼股份朝著資源類型企業轉變,將變為“鋼鐵+鐵礦+稀土”的資源類龍頭企業。因為尾礦資源預期2016年實現盈利,假設定增在2015年完成,預計尾礦資源將增厚公司2016、2017和2018年EPS0.01元、0.04元和0.06元,由此對包鋼股份維持“推薦”評級。
按2013年9月30日資產評估報告,尾礦資源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凈利潤預測數分別為0元、0元、3.23億元、12.64億元及19.52億元。
包鋼集團承諾,若資產轉讓實施完畢后,尾礦資源截至每個會計年度末所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累計凈利潤數與該評估報告凈利潤預測數存在差異,差額部分由包鋼集團向包鋼股份全額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預案,包鋼股份此次定增對象包括包鋼集團、招商財富、國華人壽、財通基金、理家盈、上海六禾及華安資產七名特定投資者。其中,上海理家盈貿易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新理益集團,而該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劉益謙,其為福布斯富豪榜“常客”,曾被冠以“定增大王”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