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炭期貨主力1509合約在連續上沖950元/噸失敗后,逐級下行。筆者認為,在煉焦煤延續弱勢格局、焦化廠銷售壓力較大以及宏觀利好難以推動鋼材實際需求的背景下,焦炭反轉為時尚早。
煉焦煤延續弱勢格局
今年以來,國內煉焦煤主產區煤炭產量收縮的消息不斷。5月起,山西省煤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部分不合規煤礦停產,山西煤炭產量下滑。從全國煤炭產量看,4月全國原煤產量為29802萬噸,同比下降7.4%;1—4月累計生產原煤115026萬噸,同比下降6.1%。然而,產量的縮減并未帶來價格的抬升,煤炭生產企業依然不斷下調報價,山東大礦二號精煤掛牌價下調45元/噸,由4月1日掛牌價600元/噸下調到555元/噸,現金優惠15元/噸。在供給收縮下,仍然不見煤價企穩,說明需求的疲弱已經超過了原有預期。
進口煉焦煤方面,受制于進口價格倒掛和銷售不濟影響,進口煉焦煤到港量維持低位。就價格而言,澳洲中低揮發硬焦煤中國到岸價從3月初的102.75美元/噸下降至85.5美元/噸,峰景礦硬焦煤中國到岸價從112美元/噸下降至91美元/噸,降幅均超過10%。就港口庫而言,京唐港、日照港、連云港、天津港四港煉焦煤庫存為344.2萬噸,位于較低水平。筆者認為,港口煉焦煤低進口量和低庫存,恰恰說明當前市場需求疲弱,貿易商進口意愿不強,而外煤的持續下跌也挫傷了進口商的信心。國內煉焦煤供給收縮,國外煉焦煤進口下滑,但依然無法改變當前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煉焦煤價格的下行拉低了焦炭的成本線。
焦化廠銷售壓力巨大
焦炭連續數年的低價,迫使焦化廠到了不得不減產、限產的困境。從開工率來看,100萬—200萬噸焦化廠開工率在69%,100萬噸以下焦化廠開工率在68%,相比去年同期顯著下滑。但焦化廠的限產幅度遠低于鋼廠采購需求的下降幅度,當前鋼廠對焦炭均采用低庫存管理。
從鋼廠庫存來看,華東鋼廠焦炭平均可用天數為13.8天(去年同期為21.5天),華北鋼廠焦炭平均可用天數為7.8天(去年同期為9.5天)。鋼廠相比以往更低的庫存水平,使得焦化廠銷售壓力不斷上升。低庫存格局并未激發鋼廠對焦炭的采購意愿,難以出現鋼廠集中補庫拉漲價格的現象。
宏觀利好難推動鋼材需求
期貨市場多頭的上漲邏輯在于宏觀利好不斷,但筆者認為宏觀利好對實體經濟的需求提振極為有限。以上海螺紋鋼為例,20mm三級螺紋鋼報價從一季度的高點2480元/噸下跌至最近的2260元/噸,該價格已經低于3月初的報價。3—4月是鋼材消費的傳統旺季,如果在開工旺季鋼材價格持續走弱,在隨后的淡季中,國內鋼材需求必將進一步下滑。
出口方面,2014年國內鋼材的出口大幅增加,極大地緩解了國內需求不利的局面,但筆者對后續出口并不看好,中國鋼材的大幅出口已經在其他國家引發負面沖擊。4月30日,歐委會發布立案公告,對自中國進口的螺紋鋼啟動反傾銷調查。土耳其鋼生產廠家要求政府對中國鋼材采取追溯保護措施,墨西哥、美國等業界尋求采取措施,限制進口中國鋼材。隨著鋼材出口數量不斷攀升,這類反傾銷很有可能在其他國家蔓延,這將對國內鋼材出口形成明顯沖擊,并使得本就疲弱的鋼材需求雪上加霜。
總之,在煉焦煤延續弱勢格局、焦化廠銷售壓力較大以及宏觀利好難以推動鋼材實際需求的背景下,焦炭反轉為時尚早。
煉焦煤延續弱勢格局
今年以來,國內煉焦煤主產區煤炭產量收縮的消息不斷。5月起,山西省煤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部分不合規煤礦停產,山西煤炭產量下滑。從全國煤炭產量看,4月全國原煤產量為29802萬噸,同比下降7.4%;1—4月累計生產原煤115026萬噸,同比下降6.1%。然而,產量的縮減并未帶來價格的抬升,煤炭生產企業依然不斷下調報價,山東大礦二號精煤掛牌價下調45元/噸,由4月1日掛牌價600元/噸下調到555元/噸,現金優惠15元/噸。在供給收縮下,仍然不見煤價企穩,說明需求的疲弱已經超過了原有預期。
進口煉焦煤方面,受制于進口價格倒掛和銷售不濟影響,進口煉焦煤到港量維持低位。就價格而言,澳洲中低揮發硬焦煤中國到岸價從3月初的102.75美元/噸下降至85.5美元/噸,峰景礦硬焦煤中國到岸價從112美元/噸下降至91美元/噸,降幅均超過10%。就港口庫而言,京唐港、日照港、連云港、天津港四港煉焦煤庫存為344.2萬噸,位于較低水平。筆者認為,港口煉焦煤低進口量和低庫存,恰恰說明當前市場需求疲弱,貿易商進口意愿不強,而外煤的持續下跌也挫傷了進口商的信心。國內煉焦煤供給收縮,國外煉焦煤進口下滑,但依然無法改變當前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煉焦煤價格的下行拉低了焦炭的成本線。
焦化廠銷售壓力巨大
焦炭連續數年的低價,迫使焦化廠到了不得不減產、限產的困境。從開工率來看,100萬—200萬噸焦化廠開工率在69%,100萬噸以下焦化廠開工率在68%,相比去年同期顯著下滑。但焦化廠的限產幅度遠低于鋼廠采購需求的下降幅度,當前鋼廠對焦炭均采用低庫存管理。
從鋼廠庫存來看,華東鋼廠焦炭平均可用天數為13.8天(去年同期為21.5天),華北鋼廠焦炭平均可用天數為7.8天(去年同期為9.5天)。鋼廠相比以往更低的庫存水平,使得焦化廠銷售壓力不斷上升。低庫存格局并未激發鋼廠對焦炭的采購意愿,難以出現鋼廠集中補庫拉漲價格的現象。
宏觀利好難推動鋼材需求
期貨市場多頭的上漲邏輯在于宏觀利好不斷,但筆者認為宏觀利好對實體經濟的需求提振極為有限。以上海螺紋鋼為例,20mm三級螺紋鋼報價從一季度的高點2480元/噸下跌至最近的2260元/噸,該價格已經低于3月初的報價。3—4月是鋼材消費的傳統旺季,如果在開工旺季鋼材價格持續走弱,在隨后的淡季中,國內鋼材需求必將進一步下滑。
出口方面,2014年國內鋼材的出口大幅增加,極大地緩解了國內需求不利的局面,但筆者對后續出口并不看好,中國鋼材的大幅出口已經在其他國家引發負面沖擊。4月30日,歐委會發布立案公告,對自中國進口的螺紋鋼啟動反傾銷調查。土耳其鋼生產廠家要求政府對中國鋼材采取追溯保護措施,墨西哥、美國等業界尋求采取措施,限制進口中國鋼材。隨著鋼材出口數量不斷攀升,這類反傾銷很有可能在其他國家蔓延,這將對國內鋼材出口形成明顯沖擊,并使得本就疲弱的鋼材需求雪上加霜。
總之,在煉焦煤延續弱勢格局、焦化廠銷售壓力較大以及宏觀利好難以推動鋼材實際需求的背景下,焦炭反轉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