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表示,部分煤企因為其高位的庫存壓力,月初主動向下游用戶提出賒貨的請求
根據中國神華公布的4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司商品煤產量為2300萬噸,同比下降5%;煤炭銷售量為3120萬噸,同比下降20.6%。此外,中煤能源前4個月的銷售也下降近兩成。
從數據上來看,前四個月,我國煤炭產銷量均同比下降,但銷量的下降幅度大于產量。
今年以來,煤炭需求持續萎靡,而煤炭市場仍難改供大于求的局面,這也是上述兩大煤企銷售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師表示,煤炭產能釋放雖有回落,但是總體產量依然居高不下。部分煤企為了其高位的庫存壓力,月初主動向下游用戶提出賒貨的請求,部分滯銷時間較久的煤炭資源己開燒煤堆。
神華煤炭銷售量降兩成
5月18日晚間,中國神華披露4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司商品煤產量為2300萬噸,同比下降5%;煤炭銷售量為3120萬噸,同比下降20.6%。
同時,中煤能源的煤炭產銷量也不樂觀。
根據中煤能源發布的生產經營數據公告顯示,4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為719萬噸,同比下降26.1%,環比下降5.9%;1月份-4月份累計商品煤產量為2772萬噸,同比下降30.2%。1月份-4月份累計商品煤銷量為3832萬噸,同比下降17.9%。
受煤炭市場供應嚴重過剩,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下游需求低迷,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影響,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連續10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迎峰度夏”高峰期的來臨,煤炭需求有望有所好轉。
對此,長江證券分析師董辰表示,受益于銷售回暖,神華中煤產量同比降幅顯著收窄,環比微降一方面符合季節性特征,另一方面可能和自身限產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從數據上來看,前四個月,我國煤炭產銷量均同比下降,但銷量的下降幅度大于產量;重點發電企業的耗煤量增速下降幅度大于產量,顯示煤炭產量收縮的幅度小于下游需求下降,煤炭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未見好轉。
有煤炭企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企減產的力度和決心還是不夠大,在目前供過于求的市場行情下,不斷減產仍舊是煤企的主要出路。此外,由于主動減產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未來還將依靠煤企間的兼并重組來實現。
部分煤企主動賒貨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秦皇島港煤炭運輸延續火熱形勢,進出作業量雙雙維持高位。其中日均鐵路調進量高于67萬噸,而日均裝船發運量則接近70萬噸高位,港存進一步下滑至592萬噸,較上周五減少7萬噸。
近期,盡管秦皇島港發運量出現明顯回升,但由于鐵路調進量也同步增多,庫存并未出現快速回落,僅僅呈現窄幅下行態勢。截至昨日早晨,秦皇島港錨地待裝船舶48艘,其中已辦手續船則多達27艘,港口發運形勢依然較好。
從上述數據來看,煤炭市場確實開始有所好轉。
對此,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短期來看,煤價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預計將以低位徘徊為主。而現時除了部分低卡煤種之外,5500大卡和5000大卡等的主流煤種在北方港口并不缺貨,因此,煤價全面反彈仍需下游需求回升、大礦價格策略及其它因素的配合。
長期來看,煤炭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存在。
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幾年暴利的煤炭行情吸引各種社會資源投入其中,導致產能快速增長,但是這時遇到需求降溫的大環境,導致產能出現明顯過剩。而煤炭企業自身限產減產意識不足,產能釋放雖有回落,但是總體產量依然居高不下。最后就是弱勢格局下,煤企間的無序競爭也加速了煤價下行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宇資訊透露,部分煤企為了其高位的庫存壓力,月初主動向下游用戶提出賒貨的請求,部分滯銷時間較久的煤炭資源己開燒煤堆,這是煤企惡性競爭后不得不吞下的惡果。
根據中國神華公布的4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司商品煤產量為2300萬噸,同比下降5%;煤炭銷售量為3120萬噸,同比下降20.6%。此外,中煤能源前4個月的銷售也下降近兩成。
從數據上來看,前四個月,我國煤炭產銷量均同比下降,但銷量的下降幅度大于產量。
今年以來,煤炭需求持續萎靡,而煤炭市場仍難改供大于求的局面,這也是上述兩大煤企銷售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師表示,煤炭產能釋放雖有回落,但是總體產量依然居高不下。部分煤企為了其高位的庫存壓力,月初主動向下游用戶提出賒貨的請求,部分滯銷時間較久的煤炭資源己開燒煤堆。
神華煤炭銷售量降兩成
5月18日晚間,中國神華披露4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司商品煤產量為2300萬噸,同比下降5%;煤炭銷售量為3120萬噸,同比下降20.6%。
同時,中煤能源的煤炭產銷量也不樂觀。
根據中煤能源發布的生產經營數據公告顯示,4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為719萬噸,同比下降26.1%,環比下降5.9%;1月份-4月份累計商品煤產量為2772萬噸,同比下降30.2%。1月份-4月份累計商品煤銷量為3832萬噸,同比下降17.9%。
受煤炭市場供應嚴重過剩,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下游需求低迷,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影響,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連續10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迎峰度夏”高峰期的來臨,煤炭需求有望有所好轉。
對此,長江證券分析師董辰表示,受益于銷售回暖,神華中煤產量同比降幅顯著收窄,環比微降一方面符合季節性特征,另一方面可能和自身限產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從數據上來看,前四個月,我國煤炭產銷量均同比下降,但銷量的下降幅度大于產量;重點發電企業的耗煤量增速下降幅度大于產量,顯示煤炭產量收縮的幅度小于下游需求下降,煤炭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未見好轉。
有煤炭企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企減產的力度和決心還是不夠大,在目前供過于求的市場行情下,不斷減產仍舊是煤企的主要出路。此外,由于主動減產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未來還將依靠煤企間的兼并重組來實現。
部分煤企主動賒貨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秦皇島港煤炭運輸延續火熱形勢,進出作業量雙雙維持高位。其中日均鐵路調進量高于67萬噸,而日均裝船發運量則接近70萬噸高位,港存進一步下滑至592萬噸,較上周五減少7萬噸。
近期,盡管秦皇島港發運量出現明顯回升,但由于鐵路調進量也同步增多,庫存并未出現快速回落,僅僅呈現窄幅下行態勢。截至昨日早晨,秦皇島港錨地待裝船舶48艘,其中已辦手續船則多達27艘,港口發運形勢依然較好。
從上述數據來看,煤炭市場確實開始有所好轉。
對此,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短期來看,煤價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預計將以低位徘徊為主。而現時除了部分低卡煤種之外,5500大卡和5000大卡等的主流煤種在北方港口并不缺貨,因此,煤價全面反彈仍需下游需求回升、大礦價格策略及其它因素的配合。
長期來看,煤炭供過于求的局面仍將存在。
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幾年暴利的煤炭行情吸引各種社會資源投入其中,導致產能快速增長,但是這時遇到需求降溫的大環境,導致產能出現明顯過剩。而煤炭企業自身限產減產意識不足,產能釋放雖有回落,但是總體產量依然居高不下。最后就是弱勢格局下,煤企間的無序競爭也加速了煤價下行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宇資訊透露,部分煤企為了其高位的庫存壓力,月初主動向下游用戶提出賒貨的請求,部分滯銷時間較久的煤炭資源己開燒煤堆,這是煤企惡性競爭后不得不吞下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