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日,進口礦港口庫存繼續下降,3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7868萬噸,較前一周減少61萬噸,降至2013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其中,澳礦4019萬噸減53萬噸,巴西礦1287萬噸減4萬噸。
在上述雙重壓力下,國內鐵礦石的價格持續上漲,從4月份的46.84美元/噸,漲至目前的64.75美元/噸。不過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鐵礦石港口的庫存降至2年來的新低,但仍難以掩蓋供應過剩的實際。而且由于鋼鐵行業景氣度低迷,目前下游制約上游,鐵礦石將被整體鋼鐵市場拖累,三季度和四季度在鋼鐵生產進入淡季時,進口鐵礦石的價格不排除有繼續下跌到50美元/噸以下的可能性。
庫存降低
價格上漲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5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7087萬噸,較上月減少934萬噸,環比下降11.64%,同比下降8.41%;1-5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37807萬噸,同比下降1.1%。5月鐵礦石進口量環比同比大幅下降,是造成港口資源供應偏緊,港口庫存連續下降至2013年12月以來低點的主要原因。而中鋼協5月發布鐵礦石進口預警報告稱,2015年4月鐵礦石進口許可發證數量小幅下降,鐵礦石清關數量大幅上漲。一鐵礦石研究小組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在港鐵礦石庫存量5月為7868萬噸,創自2013年11月以來最低。
分析師張婷婷告訴導報記者,前期礦市行情低迷,礦石價格一跌再跌,國內外一些高成本礦山支撐不住而陸續封礦停產,世界三大礦山力拓、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也采取減產或推遲擴張計劃,供應面發生變化,再加上原油價格上漲抬高開采和運輸成本,因此三大礦山控制鐵礦石發貨量,相應港口庫存量減少,導致供不應求,港口現貨價格上漲。
在張婷婷看來,目前的國內需求及鋼廠的盈虧并未好轉,產量雖然已有所下降,但成品庫存高位、訂單回落,對整個產業鏈都是好事。值得注意的是,鋼鐵業的終端需求還是明顯不足。鋼鐵行業新訂單指數在4月份升至9個月以來的高位后,5月份大幅回落11.6個百分點,至37.6%。
鐵礦石庫存下降,推升鐵礦石價格5月升至兩年來最高。主要原因還是礦漲鋼跌背景下,鋼廠利潤堪憂,如柳鋼、萍鋼、馬鋼、宣鋼等各地大鋼廠開始減產,鐵礦石需求疲軟,據調研了解到,仍有部分鋼廠計劃停產、檢修,后期需求將更加低迷,預計后期港口庫存下降勢頭將繼續放緩。”鐵礦石研究小組孟祥超表示。
未來或將調頭下跌
盡管國際礦山企業關停、減產的消息一度讓市場關于鐵礦石供應量減少的預期增強,但是相對來看,鐵礦石供應過剩的大趨勢并未改變。尤其是幾大礦業巨頭的發貨量幾乎沒有下降多少。
數據顯示,進入5月中下旬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鐵礦石發貨量,已經恢復正常。而巴西鐵礦石的發貨量,在5月份最后一周達到760萬噸。
澳礦到中國口岸的時間約25天,巴西礦40天左右。在6月中下旬這些發貨量將集中到港,庫存重新突破1億噸并非難事。分析師弭澎琦表示,隨著本月鐵礦石集中到港,對持續上漲近一個月的礦價,恐將形成直接打壓。
據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心田介紹,業內人士看空鐵礦石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鋼鐵行業景氣度低迷,目前下游制約上游,鐵礦石將被整體鋼鐵市場拖累;另外就是雖然房地產市場傳來利好,但遠水難解近渴,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鐵礦石的逆勢行情難以持續。
張婷婷告訴導報記者,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屢創新低,目前鋼鐵主業虧損。鋼鐵生產難以大幅度增長,鐵礦石供大于求的態勢就難以扭轉。“雖然前期國家出臺多項增加基建投資等拉動內需的措施,利好中長期鋼鐵需求,但即將到來的梅雨季節意味著螺紋鋼需求在整個6月將處于減少狀態,現貨鋼材市場供應壓力較大,鋼價將繼續弱勢運行,對鐵礦石價格繼續上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