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環保壓力,鋼鐵工業寒意襲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張廣寧透露,今年前5個月,中鋼協統計的101家會員鋼企實現銷售收入1.3萬億元,同比下降16.9%,主營業務虧損164.81億元,增虧103.61億元;虧損企業40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39.6%。
政府和行業都在探尋應對之策。壓產能、推智能、促進兼并重組、支持產能走出去,行業轉型發展呼聲漸濃。據悉,工信部即將發布《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鋼鐵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也進入編制階段。
外部市場環境和鋼鐵行業本身面臨哪些挑戰?鋼鐵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轉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此專訪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
談挑戰
萬元GDP鋼耗打了“6折”
NBD:鋼鐵工業目前面臨哪些挑戰?
遲京東:從外部宏觀市場環境看,當前GDP增速降至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左右,房地產、基礎設施、工業產品等的投資下降,因此對鋼鐵的需求下降。長期來看,我國鋼鐵消耗強度下降是個大趨勢,以前萬元GDP能夠帶動0.2噸左右鋼材消費,去年萬元GDP消耗鋼材已經降到0.12噸了。
從行業內部看,現在全國有12億噸鋼鐵產能,但對鋼鐵的需求也就7億到8億噸左右。產能過剩是當前鋼鐵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每個鋼企都想釋放自己的產能、增加產量,然后通過降價獲取訂單,導致整個行業價格的下跌,這樣造成行業的惡性競爭。因此,現在鋼鐵工業迫切需要把過剩的產能降下來。
但是,也不能說鋼鐵產業沒有前景。目前我國雖然鋼鐵需求的增量減少了,產值占GDP比重少了,但是每年消耗的鋼鐵總量還是比較大。此外,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還尚未完成,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量仍將保持在一定規模。
NBD:政府一直在推動壓縮產能,目前效果如何?面臨哪些困難?
遲京東:據我了解,當前產能退出的效果并不明顯。一方面因為鋼鐵的投入比較大,建設周期較長,短期內很難退出。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的鋼鐵企業雖然面臨盈利的壓力,但還沒有困難到破產倒閉的程度。這種情況下企業也不會自愿退出市場,而是采取降價等惡性競爭方式留在市場。此外,現在宏觀經濟有復蘇跡象,有的企業還試圖維持產能,等待市場向好發展。
有效淘汰產能主要依靠市場,如果一些企業確實難以維持,自然會選擇破產等方式退出市場。目前來看,許多企業還沒有糟糕到這一步。
談發展
要加快行業結構轉型升級
NBD:通過兼并重組促進行業發展的方式是否可行?
遲京東:一方面我國鋼鐵市場確實存在產業集中度低,產能過于分散等問題。企業數量過多,導致信息不對稱、無序競爭。因此鋼企需要進行一些整合。但是鋼鐵產品的類別較多,雖然每年消費總量有七八億噸,但一些小品種每年的消費只有一兩萬甚至幾百噸。例如,手表里的小齒輪一年消費只有幾百噸。因此,鋼鐵行業既需要大中型企業,也需要小型微型企業,既需要有規模化企業,也需一些特色企業。
另外,企業兼并重組需要尊重市場規律。我認為當前促進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尚不成熟。企業兼并重組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難以為繼,希望被其他企業購買,另一方面是大型企業預計未來市場向好,通過兼并來擴大規模。目前這兩種情況都不存在。當前鋼企兼并重組也并不多見。
NBD:據說工信部將推動鋼鐵工業的智能示范。您認為鋼鐵工業如何抓住機遇向智能化轉型?
遲京東:鋼鐵工業是個流程行業,每個工序是固定的。因此,鋼鐵工業是最有機會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行業之一。但是提升智能水平的目的是提升效益。鋼鐵企業要提升智能化水平需要資金、技術的投入,這就要求有高品質的產品和效益來承載。
目前來看,鋼鐵企業通過引進智能化裝備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的難度還很大。如果花大價錢引進高端智能裝備,但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現有生產線的產品一樣,沒有產品檔次的提升、增加附加值、成本下降,這種智能化就沒有意義。因此,鋼鐵企業向智能化轉型需要認真核算預期市場條件下經濟性是否劃算。此外,還要考慮現有裝備的技術條件,機器代人后安置員工的成本等。
NBD:《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鋼鐵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等將陸續出爐,這些規劃將指出行業發展的哪些方向?
遲京東:據我所知,這些規劃一方面是提出由政府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現在一些環保不達標、違規排放的企業依然存在,對于嚴格執行環保要求的企業來說就是不公平的。這方面需要政府加強監管力度。其次,是要促進行業結構轉型升級,主要是提升鋼鐵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再次就是整個鋼鐵行業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僅是生產要智能,銷售、管理等環節都需要智能化,當然這就需要創新。最后是要推動鋼鐵行業的綠色制造,實現清潔生產。這需要從原料供應、生產過程等方面協同合作,也需要加快節能環保前沿技術的研發。
《《《
遲京東精彩觀點摘錄
◎目前我國雖然鋼鐵需求的增量減少了,產值占GDP比重少了,但是每年消耗的鋼鐵總量還是比較大。不能說鋼鐵產業沒有前景。
◎企業兼并重組需要尊重市場規律。我認為當前促進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尚不成熟。
◎鋼鐵工業是最有機會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行業之一。但鋼鐵企業向智能化轉型需要認真核算預期市場條件下經濟性是否劃算,否則這種智能化就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