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鋼廠對大量中國鋼材的流入繼續感到擔憂,并報怨從中國進口的鋼材價格比當地低3%-5%,破壞了當地市場環境。東盟鋼鐵協會認為,盡管來自中國鋼材幫助降低了該地區的建筑成本,但成本節省不明顯,因鋼成本僅占建筑總成本的15%-30%,取決于建筑結構。該協會稱,立即的補救措施是,中國將對每個東盟國家實行出口限制,同時,取消現有的出口退稅政策。
據我的鋼鐵網8月24日消息,今年上半年,中國對亞洲其它國家鋼材出口3655萬噸,同比增32%,占上半年出口總量的69.8%。而對東南亞的出口更是大幅攀升,馬來西亞和越南上半年進口同比分別大增71.3%和68.5%(詳見下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擔心這種進口趨勢,并認為除非中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否則這種進口趨勢仍會持續。
早在幾年前,東盟國家就曾表示過這種擔憂,東盟鋼鐵協會也與中國鋼鐵協會通過年度對話形式尋求解決,但效果不大,一些國家已對中國鋼材實施反傾銷,保障措施以及頒布更嚴格的質量標準等。馬來西亞對自中國進口的盤條征收反傾銷稅,并對進口的熱軋中厚板征收3年保障措施稅;泰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合金高碳盤條征收反傾銷稅,還決定延長從中國進口的含硼和鉻合金熱卷、中厚板等保障措施稅;菲律賓繼續對從中國進口角鋼征收為期4年的保障措施稅。印度尼西亞也頒布新規,要求合金鋼進口商申請進口許可,泰國提出修訂螺紋鋼國家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