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盈利艱難的主業,海南礦業今年5月謀劃轉型,擬定增募資總額不超過14億元,投向鐵礦石工程和資源類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型。此番業績大幅下滑、鐵礦石長期熊市等因素,使得在轉型路上的海南礦業承受較大壓力。
鐵礦石價格下降影響業績
8月25日,海南礦業發布今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為5.29億元,同比下降44.36%,凈利潤為579萬元,同比大幅下降98%。
資料顯示,海南礦業主營業務為鐵礦石產品的開采與銷售,控股股東為復星集團,實際控制人為郭廣昌。“因鐵礦石作為海南礦業的主要產品,鐵礦石價格的下降和市場低迷,直接影響公司的業績。”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資料顯示,62%品味的相關鐵礦石指數從年初的71.75美元/噸,一度下跌至4月的47.5美元/噸,較年初下降33.7%,而2014年62%品味的相關鐵礦石價格指數在90美元/噸~130美元/噸,相比之下,同比出現大幅下跌。
對于鐵礦石價格下跌,海南礦業解釋,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低迷,國內鋼鐵企業粗鋼產量下降,終端需求疲軟,鐵礦石供大于求的趨勢未變,價格保持震蕩下滑態勢并創近年來新低。
今年上半年受國外三大礦山增產、鐵礦石整體需求低迷影響,海南礦業鐵礦石銷售完成156.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69%,但僅實現全年計劃的39.07%,未能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
據記者了解,海南礦業目前擁有的石碌鐵礦為露天開采礦山,且已處于開采末期,最大的露天采場北一采場預計將于2016年閉坑。此后,鐵礦石開采將逐漸轉入以地下開采為主。“轉為地下開采難度加大,成本將更高,”分析師認為,在鐵礦石長期低迷下,主營仍然為鐵礦石的海南礦業仍將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轉型互聯網不易
在鋼鐵業長期低迷之下,海南礦業今年開始謀劃互聯網轉型。
今年5月,海南礦業推出定增計劃,擬以15.9元/股,向10名特定對象定增募資不超過14億元,用來夯實主業和打造資源類大宗供應鏈綜合服務商,積極擁抱互聯網O2O業務。
“企業效益出現下滑,‘求生存’比‘增效益’顯得更為迫切。”分析師表示,政府倡導的“互聯網+”戰略,給很多企業轉型指明了方向,海南礦業想向配礦、物流、金融等綜合服務商轉型,延長作業以增加利潤點。
與此同時,海南礦業新業務開展的時間成效方面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轉型不易。短期內,定增價格(15.9元/股)也與目前股價(8月25日收盤價格為12.44元/股)出現倒掛。
“現在主業盈利太艱難了,鋼鐵行業企業不得不找出路。”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商是大趨勢,而海南礦業是‘復星系’公司,‘復星系’旗下上海鋼聯和南鋼股份都在做電商。”
分析師還表示,海南礦業面臨資金緊缺和效益下滑壓力,向互聯網轉型首先要將綜合服務商平臺做出量來,體量增大增強了,才能使得轉型的物流、金融和電商板塊更具生命力。
“現在,很多鋼鐵行業企業搞電商還是概念,大家扎堆搞,但還沒有一家很成功的,更多的是線下往線上搬,后面還面臨大的整合,最后能成功的平臺可能只有3~5家。”分析師稱。
對于上述轉型問題,截至發稿前,記者多次撥打海南礦業董秘電話,但未能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