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湛江鋼鐵項目與武鋼防城港項目同時于2012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準生證”,如今前者已經進入高爐點火階段,相對而言后者則節奏慢了些。
有業內人士人指出,寶鋼湛江鋼鐵與武鋼防城港項目兩者輻射半徑相近,產品結構和目標市場都有重合,競爭將難以避免。此外,兩者看中的東南亞和南亞市場也變化頗大,除了將與在日東南亞建廠的日韓鋼鐵巨頭競爭外,還得面對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摩擦,前景難言樂觀。
武鋼防城港開演獨角戲
寶鋼湛江鋼鐵即將進入生產試運營階段,那么武鋼防城港項目進展如何?
據記者了解,武鋼防城港項目與寶鋼湛江項目此前節奏幾乎一致,都在2008年展開前期工作,2012年5月同時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資料顯示,武鋼防城港項目總投資將達639.9億元,由武鋼和廣西共同出資組建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
防城港項目鋼鐵基地冷軋項目于2013年7月開展建設,今年6月,2030mm冷軋項目生產線試車成功,年產規模210萬噸,高爐點火等詳細時間表則沒有向外界透露。“防城港項目中冷軋項目這塊基本建設差不多了,2030mm冷軋項目生產線試車成功,主體工程高爐什么時候點火現在還不清楚。”武鋼集團宣傳部負責人孫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防城港項目是否進展滯后?武鋼集團內部人士表示,“集團有自己的計劃,我們是從后面開始施工的,就如生產衣服一樣,生產工序不一樣,有些從棉花到紡紗再到裁剪衣服,我們則是先做好裁剪工序,裁剪工序做好了,需要往前做再往前做。”
與此同時,令市場意外的是,在防城港項目的關鍵時候,此前與武鋼集團合作的柳鋼集團選擇了退出。9月9日,柳鋼股份公告稱,柳鋼集團退出廣西鋼鐵集團,這也意味著未來防城港項目將是武鋼集團的獨角戲。
“蛋糕”或已瓜分殆盡
湛江鋼鐵項目和防城港項目對兩大央企巨頭而言,都具備非凡的戰略意義。
在鋼鐵主業上,寶鋼集團實施的是“兩角一邊”戰略布局,即以寶鋼股份為核心的“長江三角”和以湛江基地為核心的“珠江三角”兩大戰略基點,同時,充分利用八一鋼鐵在新疆區域的資源優勢鞏固在西北地區的市場地位。而布局防城港項目,是武鋼集團加快由內陸向沿海轉變的戰略規劃,武鋼集團希望充分利用防城港區位優勢,降低海外鐵礦石運輸成本,進一步面向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市場。
攤開地圖可見,湛江鋼鐵項目與防城港項目都位于北部灣,相距僅200公里左右,除了距離,兩個項目基地在產品結構方面也大致雷同。國家發改委批復文件顯示,湛江項目以華南汽車、家電、機械和建筑等行業用板材以及船用板、管線鋼、優質碳素結構鋼為主要品種,而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產品主要為滿足廣西和東南亞市場汽車、家電制造所需的熱軋薄板、鍍鋅板、彩涂板等中高端板材。
距離、產品定位和市場區域的重合,決定了兩大鋼鐵巨頭未來不得不在市場上“兵戎相見”。
“湛江項目與防城港項目的競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未來細分產品會有所側重。”武鋼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寶鋼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對于防城港項目而言,目前整個國內市場都是供大于求,競爭者可不只是簡單的防城港項目。
寶鋼股份工作人員所言非虛,研究員徐莉穎稱,在上述兩個項目申請到建設的8年間,其他鋼企已逐步進入高端板材市場,鞍鋼、太鋼和包鋼的這些品種在市場上也占據了很大份額。“防城港項目設想中的‘蛋糕’,可能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此外,除了國內華南、西南市場,此前兩個項目看中的東南亞和南亞市場也面臨瓜分殆盡的尷尬境地。“當年設計防城港項目,看中東南亞市場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分析師王國清表示,“隨著中國出口東南亞鋼材大幅攀升,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對中國鋼材出口貿易摩擦呈明顯上升趨勢。”
除了越來越頻繁的貿易摩擦對中國鋼材出口帶來抑制,國外鋼企在東南亞以及南亞的布局對武鋼和寶鋼沿海項目拓展市場也是不小的競爭。“南亞這邊尤其是在印度這個有潛力的市場,韓國浦項制鐵、日本新日鐵和印度塔塔集團都更多地選擇在當地建廠投資,布局比較完善,未來這塊市場對寶鋼和武鋼來說較難拓展。”王國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