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治理大氣污染。在控煤治理方面,該縣將1.27萬噸煤炭削減任務分解落實到9家重點耗煤企業,拆除了15臺燃煤工業鍋爐和4家企業6座實心粘土磚瓦窯。在深化工業企業治理方面,有序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工作,安豐公司等5家重點企業已完成清潔生產污染防治對標。在推進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全縣20個施工現場新設規范圍擋950米,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65%,全面整治101個渣土堆、配煤場所等干散料場,對14家餐飲經營單位進行油煙治理,取締22家露天燒烤攤位。在機動車污染治理方面,繼續開展黃標車淘汰與限行工作,在進入縣城的8個主要路口和10個建制鎮的主要路口,設置41塊黃標車禁行標志,禁止黃標車駛入縣城主城區,淘汰黃標車450輛。
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今年該縣開展了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城鎮污水源頭治理、淺海養殖區整治和岸灘修復三大攻堅戰。在入海河流污染治理方面,實施了河道垃圾清理工程和飲馬河、減河清淤治理工程以及違法違規排污企業和“五小”企業關停工程。目前已完成14條河流,總長236公里的垃圾清運工作,年底前完成7.42公里河道清淤,使河道行洪能力達到10年一遇標準。在城鎮污水源頭治理方面,投資1400萬元啟動杏樹園村、匯文大街東段、規劃東環路等污水管網鋪設工程,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5.2%。在淺海養殖區整治和岸灘修復方面,已完成3個工廠化養殖循環水項目,累計投資5952萬元,改建養殖車間7萬余平方米。
加大農村污染物治理力度。開展農業面源治理工程,按照每年80萬畝的標準,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低毒高效生物農藥、農田病蟲害防治和地膜使用技術。實施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建立垃圾轉運站點6個、半封閉式垃圾池1237個,設置3噸量固定垃圾箱125個,270個行政村配置了垃圾轉運三輪車。同時,配備專用大型垃圾收集車10輛、大型垃圾轉運車13輛,每周對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省、市重點村進行垃圾轉運處理,并逐步向周邊村莊延伸拓展。實施農村清潔養殖工程,投入資金1178.4萬元,完成29家養殖場的清潔養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