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精礦市場“疲軟”的今天,想要搶占先機、贏得市場,最重要的就是用品質說話。9月份,大冶鐵礦圍繞精礦做精的質量要求,緊貼市場節拍,提升質量意識,強化質量責任,嚴格工序控制,在質量“考場”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9月份鐵精礦產量完成月計劃的108.74%,鐵金屬實際回收率、尾礦鐵品位等指標進一步優化,鐵精礦品位、精礦粒度等指標得到用戶滿意評價。
提升質量意識不斷線
9月份是全國質量月。大冶鐵礦圍繞“質量誠信是企業的信譽和生命”活動主題,運用各種宣傳方式,營造“為用戶著想,用戶滿意是效益體現”的良好氛圍。破碎生產線利用橫幅、宣傳標語在醒目位置懸掛質量警示標語,提醒職工養成良好的行為操作習慣。脫水生產線通過可視化的看板管理,成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非常有效的直觀的手段。磨礦選別生產線職工結合自身崗位實際和自己的操作心得,從崗位認識、作業標準、質量和效益的關系等方面編寫出了具有選礦特色的格言并制作成牌板掛在各個崗位休息室醒目的位置,將“質量在我手中、效益在我手中”的意識融入到日常生產中,用最低的生產成本,挖掘礦石資源最大價值。全礦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大力宣傳“質量月”活動的新形勢、新理念和新方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依靠質量降本增效、依靠質量創造競爭優勢、依靠質量鞏固和擴大市場,共同推動精礦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作質量整體水平提高。
強化質量責任不打折
針對用戶對改進鐵精礦粒度、降低含硫量的建議,結合原礦磁性硫等實際情況,該礦從采場源頭抓起,摸清原礦磁性硫來源,嚴格控制出礦截止品位,優化“一品兩率”,優化入選配礦比例,調整入選原礦磁性硫含量在可控范圍,為選礦原礦入選創造良好條件。在選礦現場,選礦技術人員主動沉入到現場跟班倒班,積極克服原礦中磁性硫偏高等影響,積極從提高磨礦細度和浮選脫硫工序操作,確保鐵精礦入庫合格率達標,禁止不合格品輸出。技術人員帶頭運用“查、調、算、變、找、看”的六大利器,即:工藝流程查一查,查到合理的工藝路線;平面布置調一調,調出最短路線的平面布置;作業線上算一算,算出品位和收率的最佳平衡點;現場環境變一變,變革工作和現場環境;目視管理看一看,看清指示、信息和問題;問題根源找一找,找出問題的根源并加以解決,確保“月月都是質量月”的常態化質量管控目標實現。
嚴格工序控制不掉鏈
從破碎到磨礦,從選別到脫水,精礦生產是由一個一個細微的工序串聯而成的,每一個工序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以乘法為基準最終產生結果,而不是簡單疊加。該礦健全工序質量體系,嚴格工序過程控制,做到檢查上工序、控制本工序、服務下工序。破碎工序多破細破,有效控制好破碎“原礦入口關”和“入磨粒度關”兩個關口。磨選工序精選多收,提升磨選“二次溢流粒度合格率”和“金屬回收率”兩類指標。脫水工序顆粒歸倉,力保脫水“弱磁鐵精礦水分”和“精礦輸出合格率”兩項達標。特別是在磨礦選別工序,嚴格工序 “四不”質量關:球磨不“跑粗”,有用礦物與脈石既要單體解離,又要保證細度要求。浮選不“跑槽”,浮選刮量不能過大而影響銅精礦品位,浮選不“掉槽”,不能影響粗尾含銅,造成銅金屬流失。磁選不“跑黑”,保證鐵精礦不混入到尾礦中造成鐵金屬流失,真正把有限資源“吃干榨盡”,生產一流的精礦產品,提升客戶滿意度,形成不斷循環、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