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11月18日刊登題為“中國是市場經濟?笑話”的文章,報道了意大利鋼鐵聯合會主席安東尼奧·果茲對中國鋼鐵出口的看法。
意大利一直是重要的鋼鐵進口商,從非歐盟地區的進口量增長迅速。安東尼奧·果茲所擔心的并不是進口量的問題,而是這兩位數增長背后的原因。現在的意大利很虛弱,其軟肋正是意大利鋼鐵業的象征:ILVA。而中國正在以危險的方式施壓。果茲表示,目前非歐盟地區的鋼鐵企業的重要性及市場占有率都在增加,以中國為代表的這些國家由于國內市場的疲軟而大量出口。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因貨幣貶值、原材料價格下跌,生產成本極低。意大利外貿數據顯示僅平鋼這一類產品的進口量就增加了54.4%。ILVA的巨大缺口是如此巨大進口量的原因之一。一提到中國進口的鋼坯,就會讓很多意大利生產商夜不能寐。不僅在意大利如此,去年,中國向英國出售的圓鋼就達到了35萬噸。在提到采取新的措施以面對中國等鋼鐵出口國時,果茲表示,利用任何手段重新確立貿易規則都是應當的。他希望可以采取新的貿易保護措施。最后他聲稱,中國的鋼鐵企業每年虧損45億歐元,同時中國政府卻向其發放補貼,這哪里是市場經濟。
意大利鋼鐵業急速萎縮
9、10月的業績又不盡如人意。意大利鋼鐵業產量2015年將出現大幅下跌。10月,根據意大利鋼鐵聯合會的數據,總產量為1850萬噸,同比減少8.8%。在2012-2013年意大利的鋼鐵業減產500萬噸之后,2014年其產量也減少1.6%。在2014年底,鋼鐵業還曾顯示出“復蘇”的跡象。
減產的主要品種為平鋼。2015年意大利平鋼的月產量沒有一個月達到100萬噸,前9個月平鋼的總產量為773萬噸,同比減少10.7%,而同期該產品的進口量則增加了25%,較8月份增長1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