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作為大宗資源性商品,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廈門港是閩南地區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口岸,廈門港進口鐵礦石集中于海滄、東渡、招銀三港區。記者獲悉,2015年以來,廈門港共進口鐵礦732.64萬噸,45837.8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10%和-38.96%,呈現量增價跌特點。
一方面,今年以來,鐵礦下游產業鋼鐵行業普遍存在不景氣現象,高爐開工率、產能利用率、高爐檢修總容積等鋼鐵業景氣指標均出現大幅度下滑。大宗散貨運費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在2015年11月更是跌破500點,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最高點11793點,已跌去95%。房地產及基礎設施等方面鋼材需求下降明顯,企業為節省成本,采用好望角型散貨船運輸比例增加,雖然批次和貨值有所減少,但進口量卻有小幅上升。
另一方面,近年來,世界前四大鐵礦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力拓和必和必拓以及FMG均進入擴產高峰。但全球經濟整體低迷,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鐵礦價格也受到影響,標志性的PB粉礦價格從年初的70$/噸下降到年末的40$/噸。
此外,廈門作為海西重要的物流口岸,隨著4月21日廈門自貿片區掛牌成立,進口鐵礦主要供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鋼鐵廠使用,有一定剛性需求,進口量仍保持小幅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