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之“星”:劉躍
炙熱的鋼坯旁,設備科劉躍從連鑄到轉爐來回奔波。2009年剛入廠的他是一位懵懂的學生。“第一次參加檢修時,看到老師傅在密密麻麻的配電盤上,隨意就能找準上問題所在,佩服之意油然而生!”劉躍細心研究設備問題,拿圖紙到現場比對,熟悉各種電路元器件。行車設備出現故障,面對幾百個線頭的元器件,老師傅也一籌莫展。劉躍根據電路原理和故障進行分析,成功“拔除”故障,電氣維修老師傅豎起了大拇指。劉躍參與的《轉爐風機運行優化及自動化動態控制》項目被省冶金工業總公司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年增效240萬元。“降低天車電氣故障率”獲省冶金系統優秀質量管理成果一等獎。
煉鋼“大拿”:甲承文
轉爐平臺上,爐臺在鋼水的映襯下一片火紅。爐前工甲承文手拿測溫棒冒高溫,在爐臺上測溫取樣。為成一名優秀的煉鋼工,甲承文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歷程。在剛開始接觸煉鋼工作時,滿滿的“疑問”?怎么兌料?怎么加合金?他“偷偷”在師傅身后汲取營養,及時請教。經過歷練,甲承文成為了煉鋼“大拿”。由他協助實施的控制爐底上漲操作工藝優化,使生產操作進一步穩定,返干、噴濺大幅減少,噸鋼鋼鐵料消耗降低5Kg,噸鋼成本降低10元。在冶煉過程中,甲承文還關注整個冶煉過程,綜合判斷化渣和熔池溫度情況,指導一助手操作,提高終點溫度成分雙命中率,提高了一次拉碳率。
高空“高手”:楊春
在煉鋼生產“高空”,行車工楊春目不轉睛盯著耀眼的鋼水包,行車像馴服的“大黃蜂”飛來飛去。剛入行車時,楊春看到老師傅一個個嫻熟的吊運動作,就有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可實際操作起來卻大相徑庭,為此他開始了首鋼“取經”之路。經過上千個日日夜夜的學習,行車就像自己的手一樣,靈活自如,設備的每一個細小的異音,他都分辨清楚,每一次輕微的晃動,他都要認真檢查確認,憑借嫻熟的操作技能,楊春參加了“寶鋼杯”第七屆全國鋼鐵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取得了驕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