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認為鐵礦石市場2016年料仍將供應過剩。
而據機構了解,在2015年5月份,摩根士丹利曾預期2015年全球鐵礦石超額供給達1.25億噸,2020年之前超額供給更可能增加近兩倍,該投行預料當前鐵礦石價格漲勢將在2015年中時于每噸70-80美元受阻。然而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供給端過剩是必然的,但其價格在2015年中時卻已經跌至50美元/噸,年底更是跌至40美元/噸。
2015年以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礦業巨頭遭受重創,必和必拓和力拓股價大幅下滑。但摩根士丹利在2015年三季度曾認為,隨著未來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改善,大宗商品巨頭股價將迎來轉機,抄底的時機已經來臨。摩根士丹利將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評級由“均配”(equalweight)上調至“超配”(overweight),相當于“買入”。該公司認為,隨著未來商品價格上漲,整個資源板塊將迎來評級調整。在中國需求改善的推動下,摩根士丹利預計大宗商品價格2016年將上漲14%,2017年上漲19%,從而推動必和必拓和力拓股價上漲19%。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大宗商品產能過剩問題依舊突出---從國內看,近8成商品對應產能存在過剩現象;從國際看,超7成商品對應產能存過?,F象。對此,分析師指出,當前國內、國際的大宗商品產能過剩問題均非常突出,需要警惕大宗商品的輸入性過剩。從全球大宗商品的產能布局、消費布局來看,中國都是主戰場。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在中國產能過剩的商品,國外競爭者仍不惜以打價格戰的方式向中國“傾銷”,這也是大宗商品價格屢跌不止的原因之一。在產能問題上,并不只是中國是個“胖子”,美、加、澳等也都體重失衡。誰能先減肥瘦身,誰就能先回歸健康,由此來看,供應側改革刻不容緩。劉心田預測,中國的供應側改革以及全球的去產能化都將持續至少2-4年,才能瘦身成功。期間的反彈或困擾市場,且中國作為主戰場,輸入性過剩問題短時間難以緩解。
所以,分析師認為,在當前的全球大宗商品產能過剩持續的行情下,鐵礦石市場依舊難以獨善其身,供應依舊過剩;即使其價格已經創下了近13年新低水平,并已經跌至多數礦業巨頭的盈虧平衡線,也難以改變市場高產出,擠出高成本的事實,礦價下跌依舊。
而據機構了解,在2015年5月份,摩根士丹利曾預期2015年全球鐵礦石超額供給達1.25億噸,2020年之前超額供給更可能增加近兩倍,該投行預料當前鐵礦石價格漲勢將在2015年中時于每噸70-80美元受阻。然而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供給端過剩是必然的,但其價格在2015年中時卻已經跌至50美元/噸,年底更是跌至40美元/噸。
2015年以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礦業巨頭遭受重創,必和必拓和力拓股價大幅下滑。但摩根士丹利在2015年三季度曾認為,隨著未來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的改善,大宗商品巨頭股價將迎來轉機,抄底的時機已經來臨。摩根士丹利將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評級由“均配”(equalweight)上調至“超配”(overweight),相當于“買入”。該公司認為,隨著未來商品價格上漲,整個資源板塊將迎來評級調整。在中國需求改善的推動下,摩根士丹利預計大宗商品價格2016年將上漲14%,2017年上漲19%,從而推動必和必拓和力拓股價上漲19%。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大宗商品產能過剩問題依舊突出---從國內看,近8成商品對應產能存在過剩現象;從國際看,超7成商品對應產能存過?,F象。對此,分析師指出,當前國內、國際的大宗商品產能過剩問題均非常突出,需要警惕大宗商品的輸入性過剩。從全球大宗商品的產能布局、消費布局來看,中國都是主戰場。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在中國產能過剩的商品,國外競爭者仍不惜以打價格戰的方式向中國“傾銷”,這也是大宗商品價格屢跌不止的原因之一。在產能問題上,并不只是中國是個“胖子”,美、加、澳等也都體重失衡。誰能先減肥瘦身,誰就能先回歸健康,由此來看,供應側改革刻不容緩。劉心田預測,中國的供應側改革以及全球的去產能化都將持續至少2-4年,才能瘦身成功。期間的反彈或困擾市場,且中國作為主戰場,輸入性過剩問題短時間難以緩解。
所以,分析師認為,在當前的全球大宗商品產能過剩持續的行情下,鐵礦石市場依舊難以獨善其身,供應依舊過剩;即使其價格已經創下了近13年新低水平,并已經跌至多數礦業巨頭的盈虧平衡線,也難以改變市場高產出,擠出高成本的事實,礦價下跌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