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要求,并在2年左右核查一次。核查后,對于沒有達到要求的企業將給予一定期限通過技術改造達標,如果在整改期內還達不到要求,就要脫離出合格名單。
工信部將建立“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在已經出臺的《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基礎上,正在研究制定《鋼鐵行業規范企業管理辦法》、《鋼鐵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導則》。
化解產能的“抓手”
為化解產能過剩,工信部此前表示,將繼續穩步推進鋼鐵企業規范工作,力爭到“十二五”末,將80%左右的現有鋼鐵產能納入到規范管理范疇。以規范條件推進和實施為抓手,對我國鋼鐵行業進行一次全面的規范。
“在這種政策下,其實鋼企是在向良好的方向發展,有助于緩解產能過剩。”上述河北鋼企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將會把一些生存艱難的企業淘汰出局或兼并,進行基礎設備的升級改造,提升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現在全國的鋼企都在進行變革,進行節能減排和內生變革,對環境來說有好處。”上述河北鋼企高管稱。
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工信部對名單審核的過程中,不少鋼鐵企業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已經作出了整改,“上次去江蘇出差就了解到,不少鋼廠在改造燒結機,改造好了工信部門再來驗收,通過了可以進名單,部分無能力改造的小鋼廠會淘汰”。
“這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名單出來之后,那個時候才會有相關的差別信貸、差別水電等政策出臺。”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結合其他政策,從而壓縮不合規企業生存空間,迫其退出市場,進而化解過剩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