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物流費用在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中約占15%左右的比例。如何才能把這“車輪”上的費用降下來?今年以來,石鋼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以全物流成本管理為重點,不斷完善物流費用管理流程,推動結構優化降本。今年1至10月份,石鋼公司實現噸鋼物流費用同比降低6元,總物流費用降低870余萬元。
創新管理夯實基礎
石鋼公司目前全部物流作業包括原料運輸、廠區內及廠區間搬倒、鋼材外銷等流程,具有環節多、流程長、工作量大等特點。目前,石鋼公司的物流組織全部由第三方物流單位來實施,科學高效地進行物流管理,是實現物流降本目標的基礎。
為強化管理,石鋼公司明確了整體物流業務的主管領導和主責部門,按照物資進廠到出廠順序,劃分出了各分管部門,組建了物流費用管理機構,實現了專業管理與集中管控相結合。以物流“五定”(物料“定點”存放、車輛“定路線”行走、車輛“定時”運行、車輛“定車型”、管理“定人”)為原則,公司對廠區物流及物料進行全面梳理,明確了入廠車輛運行路線和待車點,從而達到車輛路線的統一管理和物流車輛的高效運行。“對各項物流業務通過公開招標引入競爭,是降低物流費用一項有力措施。”石鋼公司總經理助理、生產管理部部長張海寧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先后組織了水渣外銷作業、燒結礦、返程物料運輸、焦炭運輸、出口材運輸、倉儲作業等多個物流項目的招議標工作,其中僅焦炭運輸、燒結礦和返程物料的運輸、出口材運輸三項就為公司創造效益約170萬元。
信息技術事半功倍
“鑫躍焦化原料基地距公司主廠區有70公里,全部物料運輸靠汽運。對燒結礦、焦炭運輸的在途、滯留、候車情況及時掌控,是保證高爐正常生產的關鍵。為了保證這條生命線的暢通,石鋼公司對燒結礦及焦炭的運輸車輛全部安裝了GPS監控及報警系統,并結合生產特點,對GPS系統進行了定置功能開發,實現了對在途車輛運行方向和實時軌跡、聚集報警、停車超時報警、偏離既定路線報警等特有功能。”張海寧向記者介紹說。
物流一卡通系統和自動排號系統則是主要針對車輛在入廠及廠內運行的管理。自動排號系統可對車輛入廠秩序進行規范,并能在遇有公司檢修和事故狀態時,通過程序自動排定待車順序,提前通知各車輛待車排隊情況,避免了車輛在企業的門前長時間待車,實現了各運輸單位車輛進廠的公平、公正。而物流一卡通系統則涵蓋進廠物資流、廠內周轉物資流、出廠物資流的全過程管理,實現了計量質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匹配、物資流執行流程管理、車輛運輸監督管理、物資庫存和倉儲管理、調度中心監控管理等。“一卡在手,就實現了進廠、過秤、卸貨、單據打印、結賬等全部流程自助辦理的功能。原來需要幾分鐘完成的工作環節,現在幾秒鐘即可辦妥。速度快、效率高,還減少了多個崗位人員的工作量,效果非常顯著!”對這些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生產管理部成本物流科科長楊卓非常滿意。
重點攻關成效顯著
“通過深入研究物流各個環節上的問題,我們發現,對物流結構進行優化,從‘車輪’上摳下來的費用非常可觀。”石鋼生產管理部副部長紀樹梅說。今年以來,石鋼公司針對物流上存在的問題制定了物流費用管理思路,成立了物流費用管控小組,分進廠物流、鑫躍往來、廠內物流、出廠物流等四個大類對公司物流費用進行管理,對各大類費用中詳細科目進行分解,細化分工,制定流程。通過重新梳理公司物流費用結構,初步搭建起了全物流費用分析的總體框架。為確保措施落實到位,擬定了《石鋼公司降低物流費用考核辦法》,在考核物流費用完成情況的同時,確立了11項物流關鍵指標進行日常重點管控。通過與唐鋼、邢鋼等兄弟單位的對標,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公司以“全物流成本管理”為核心,建立起數據交換常態化機制和具體措施交流機制,對各大類費用中詳細科目進行分解,同時針對重點環節,開展了降低火運調卸、降低延占費用等5項攻關,實現降本176萬余元。
從“車輪”上摳下來的費用遠不止這些,今年,石鋼公司通過優化廠區物流,減少二次搬倒,強化物流費用指標和責任分解,實現廠內物流費用比去年降低467萬元;通過精細測算各個港口礦粉火運、汽運綜合成本,提高低成本運量比例,僅從天津港提高汽運直發量這一措施,就節省物流費用223萬元;在滿足生產需求的情況下,優化用煤結構,減少采購半徑,提高近距離、低運費煤種的采購,各種煤平均運價較去年降低了19.45元/噸;在出項物流方面,通過提高鋼材廠內上站比例,降低搬倒費用,今年1至10月廠內上站比例達82%,同比提高8.5%,節省費用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