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明朗的去產能政策對煤炭龍頭企業的利好趨勢已經形成,但熬過“寒冬”的必經之路顯然并不好走,如何解決捉襟見肘的資金難題是首要任務。數據顯示,目前煤炭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67.7%,處于16年來最高水平,山西省屬五大煤炭集團2015年負債率高達81.79%。
近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下稱“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與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晉能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交易中心將聯合山西農信社,在公路煤炭交易的采購和銷售環節為晉能集團提供專屬供應鏈融資服務,以有效緩解晉能集團下屬相關企業供應鏈資金緊張局面。
備受追捧的供應鏈融資
什么是供應鏈融資?簡單來說,這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傳統供應鏈融資的最大特點就是先找出一個核心大企業,依托其信用支撐向該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只要核心大企業能夠承諾一定信任擔保,銀行或其他供應鏈金融企業便會將資金注入到該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購銷行為中,具體操作模式一般為下游企業墊資代理采購或幫上游企業承擔賬期。與普通融資業務不同,供應鏈融資不僅僅只看重融資企業財務報表和資信情況,而是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更關注核心企業的履約回款能力。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供應鏈融資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特別是“互聯網+”熱潮下,供應鏈融資儼然已成為銀行、廠商、商貿流通、物流、供應鏈、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各個領域相互爭奪的香餑餑,出現了銀行主導、核心企業主導、物流商主導、第三方協同平臺主導、電商平臺主導、P2P及P2B平臺主導等不同的供應鏈融資模式。
“我們是圍繞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的,通過在交易平臺上形成的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的閉環運作,可以幫助銀行進行監管、控制風險,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結算中心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作了具體闡釋,“晉能集團下屬公路公司所開展的是典型的煤炭貿易類業務,只要這些企業和下游需方企業在交易平臺上交易、結算,有良好的交易和信用記錄,在上游采購環節就可以從銀行拿到不超過交易額70%的融資規模,這是訂單池融資;向下游發貨后,產生應收賬款了,我們也有相應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這些融資產品無需擔保和抵押,一次授信,循環使用。對銀行來說,交易中心幫它控制了風險,對企業來說,交易中心扮演了增信的角色。”
雪中送炭卻步履維艱
身處行業“寒冬”的煤企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資金“輸血”,也比任何時候的融資困境都大。“大型煤企還能貸到款,小企業資產不多,連貸款機會都很少,但‘煤炭訂單池融資’救了我們。”山西省經貿燃料公司副總經理張娟向記者分享了他們的融資經歷,通過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融資產品,該公司從山西省農信社貸到了款,資金到位及時,監管嚴謹,大大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在煤炭行業,上游煤礦要先款后貨,下游電廠等煤炭用戶要先貨后款,就需要中間貿易商企業按需為終端用戶買貨。但在當前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全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的形勢下,很多煤炭貿易商資金鏈極度緊張,生存艱難,而銀行對煤炭行業的貸款又基本停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服務無疑是雪中送炭。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表示,該交易中心與山西省農信社、晉能集團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再次發揮了其作為交易商和金融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企業拓展了融資新通道,也有利于推動晉能集團公路煤炭交易在山西省煤炭焦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后持續穩健發展。
基于“穩定、安全、透明、可持續性”等多重優勢,供應鏈金融才成為備受追捧的香餑餑,但煤炭領域的供應鏈融資卻步履維艱。“我們在與很多銀行對接過程中發現,銀行已經將煤炭行業納入限制性行業管理,銀行普遍積極性不高。”上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結算中心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該負責人分析認為,“盡管近年來我國煤炭消費量不斷下降,但煤炭依然是我國的主體能源。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4%,也就是說,煤炭行業規?;瘎傂枞源嬖?。而且交易平臺具備對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完善的監管手段,通過保證金機制、現場核查制度、信息公示機制、抵質押處置機制等風險控制手段,能夠將供應鏈融資各環節風險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金融機構本來就是經營風險的,只要風險可控,就不應該放棄這塊兒業務。”
近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下稱“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與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晉能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交易中心將聯合山西農信社,在公路煤炭交易的采購和銷售環節為晉能集團提供專屬供應鏈融資服務,以有效緩解晉能集團下屬相關企業供應鏈資金緊張局面。
備受追捧的供應鏈融資
什么是供應鏈融資?簡單來說,這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傳統供應鏈融資的最大特點就是先找出一個核心大企業,依托其信用支撐向該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只要核心大企業能夠承諾一定信任擔保,銀行或其他供應鏈金融企業便會將資金注入到該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購銷行為中,具體操作模式一般為下游企業墊資代理采購或幫上游企業承擔賬期。與普通融資業務不同,供應鏈融資不僅僅只看重融資企業財務報表和資信情況,而是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更關注核心企業的履約回款能力。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供應鏈融資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特別是“互聯網+”熱潮下,供應鏈融資儼然已成為銀行、廠商、商貿流通、物流、供應鏈、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各個領域相互爭奪的香餑餑,出現了銀行主導、核心企業主導、物流商主導、第三方協同平臺主導、電商平臺主導、P2P及P2B平臺主導等不同的供應鏈融資模式。
“我們是圍繞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的,通過在交易平臺上形成的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的閉環運作,可以幫助銀行進行監管、控制風險,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結算中心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作了具體闡釋,“晉能集團下屬公路公司所開展的是典型的煤炭貿易類業務,只要這些企業和下游需方企業在交易平臺上交易、結算,有良好的交易和信用記錄,在上游采購環節就可以從銀行拿到不超過交易額70%的融資規模,這是訂單池融資;向下游發貨后,產生應收賬款了,我們也有相應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這些融資產品無需擔保和抵押,一次授信,循環使用。對銀行來說,交易中心幫它控制了風險,對企業來說,交易中心扮演了增信的角色。”
雪中送炭卻步履維艱
身處行業“寒冬”的煤企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資金“輸血”,也比任何時候的融資困境都大。“大型煤企還能貸到款,小企業資產不多,連貸款機會都很少,但‘煤炭訂單池融資’救了我們。”山西省經貿燃料公司副總經理張娟向記者分享了他們的融資經歷,通過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融資產品,該公司從山西省農信社貸到了款,資金到位及時,監管嚴謹,大大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在煤炭行業,上游煤礦要先款后貨,下游電廠等煤炭用戶要先貨后款,就需要中間貿易商企業按需為終端用戶買貨。但在當前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全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的形勢下,很多煤炭貿易商資金鏈極度緊張,生存艱難,而銀行對煤炭行業的貸款又基本停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服務無疑是雪中送炭。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表示,該交易中心與山西省農信社、晉能集團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再次發揮了其作為交易商和金融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企業拓展了融資新通道,也有利于推動晉能集團公路煤炭交易在山西省煤炭焦炭公路銷售體制改革后持續穩健發展。
基于“穩定、安全、透明、可持續性”等多重優勢,供應鏈金融才成為備受追捧的香餑餑,但煤炭領域的供應鏈融資卻步履維艱。“我們在與很多銀行對接過程中發現,銀行已經將煤炭行業納入限制性行業管理,銀行普遍積極性不高。”上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結算中心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該負責人分析認為,“盡管近年來我國煤炭消費量不斷下降,但煤炭依然是我國的主體能源。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4%,也就是說,煤炭行業規?;瘎傂枞源嬖?。而且交易平臺具備對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完善的監管手段,通過保證金機制、現場核查制度、信息公示機制、抵質押處置機制等風險控制手段,能夠將供應鏈融資各環節風險限制在可控范圍之內,金融機構本來就是經營風險的,只要風險可控,就不應該放棄這塊兒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