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河鋼宣鋼煉鋼準時化生產系統上線試運行。在河鋼宣鋼二鋼軋廠150T爐區調度平臺以及各主要生產工序的監控終端上,首次出現了以爐次為基本單位、以工藝路線為縱向標準、以時間為橫向追蹤過程的煉鋼生產實時信息,調度和操作人員依據現場生產進度與計劃信息的實時對比,調整各工序生產狀態,為生產提供了及時、準確的一手信息。
為實現全面質量管理,消除不合格產品,河鋼宣鋼于今年年初決定在二鋼軋廠實施以連鑄拉動煉鋼全流程的準時化生產系統,旨在以現場、設備、品質、流程精益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以目視化為特征,通過確定生產節奏以及各作業部位的時間、物流和質量標準,形成煉鋼工序的標準管理作業體系,進一步推進精益生產。
該系統利用看板模型對二鋼軋廠150T爐區脫硫、轉爐、氬站、精煉、連鑄5個生產工序的生產進度進行直觀描述,簡單明了的表現各生產工序的活動狀態及持續時間。并以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為設計思路,分別實現以甘特圖為工具的各工序時間流看板管理以及每一爐鋼的工序技術分析,方便操作人員實時掌握時間流、重量流、溫度流的顯示及歷史查詢。
系統上線后,二鋼軋廠可實現以鋼種為單位按時間流編排生產計劃,根據各生產工序冶煉周期以及該鋼種工藝流程推算該爐鋼在各生產工序的標準狀態。同時,多個不同工序的崗位人員可以同時瀏覽和查詢產線生產實時狀態,并做出預判和調整,從而簡易明確的指導生產和現場工序銜接,促進整個產線生產的高效有序,為公司建立與產品升級結構調整相適應的信息化支撐體系、實現精益生產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實現全面質量管理,消除不合格產品,河鋼宣鋼于今年年初決定在二鋼軋廠實施以連鑄拉動煉鋼全流程的準時化生產系統,旨在以現場、設備、品質、流程精益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以目視化為特征,通過確定生產節奏以及各作業部位的時間、物流和質量標準,形成煉鋼工序的標準管理作業體系,進一步推進精益生產。
該系統利用看板模型對二鋼軋廠150T爐區脫硫、轉爐、氬站、精煉、連鑄5個生產工序的生產進度進行直觀描述,簡單明了的表現各生產工序的活動狀態及持續時間。并以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為設計思路,分別實現以甘特圖為工具的各工序時間流看板管理以及每一爐鋼的工序技術分析,方便操作人員實時掌握時間流、重量流、溫度流的顯示及歷史查詢。
系統上線后,二鋼軋廠可實現以鋼種為單位按時間流編排生產計劃,根據各生產工序冶煉周期以及該鋼種工藝流程推算該爐鋼在各生產工序的標準狀態。同時,多個不同工序的崗位人員可以同時瀏覽和查詢產線生產實時狀態,并做出預判和調整,從而簡易明確的指導生產和現場工序銜接,促進整個產線生產的高效有序,為公司建立與產品升級結構調整相適應的信息化支撐體系、實現精益生產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