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鋼鐵公司提起申訴中國大鋼企中招
美國鋼鐵公司(USS)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中國鋼鐵企業及其經銷商合謀操縱價格、竊取商業機密和通過虛假標簽規避貿易稅,要求依照美國《1930年關稅法》的第337節進行調查,以封堵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中國鋼鐵產品。
USS的指控涉及中國的20家鋼鐵企業,河鋼、寶鋼、沙鋼、鞍鋼等前10大鋼廠都中招,他們均被指控操縱價格,涉及出口到美國的所有碳鋼和合金鋼,而寶鋼被指控同時兼有操縱價格、竊取商業機密和虛假名稱。請愿書特別提出,2011年1月中國利用網絡攻擊竊取其有關汽車用先進高強鋼的商業機密的研究數據。
USS稱,其將使用一切辦法爭取公平貿易,并繼續通過反補貼和反傾銷案件,推動現有法律的強制執行工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最多30天決定是否啟動調查。
所謂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以依照《1930年關稅法》的第337節,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發起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美國業界對USS的舉動歡呼雀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也表示支持。該聯合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正遭受攻擊,非法和掠奪式的貿易活動不斷上演,令美國鋼鐵業和其他部門深受其害。USS本年度第一財季凈銷售額下滑30%,凈虧損3.4億美元,上年同期則虧損7500萬美元。他們把企業利潤下滑或虧損歸于進口沖擊。
此舉也引起國際方面的關注,外媒評論稱,在與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發生的貿易摩擦中,這是美國鋼鐵企業迄今為止采取的最大膽、最激烈的行動。也是美國鋼鐵行業25年來最重大的動作,或將加劇中國與世界主要鋼鐵生產國的緊張關系。美國對中國鋼鐵業提起337調查的背后是中國鋼鐵出口大幅上升。2014年開始中國鋼材出口不斷增加,到2015年底,鋼材出口占總產量比例超過10%。目前,中國鋼材產量占全球接近一半,中國鋼材出口引發了多國實施反傾銷,但以侵犯知識產權名義發起申訴的還是首例。
對此,中國也迅速做出反應,并研究對策。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美國337調查主要針對的是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而鋼鐵產品是較為成熟的產品,不存在所謂的知識產權糾紛。所謂知識產權侵權指控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希望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駁回指控。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人士稱,將在5月中上旬召開協會會長辦公會議,研究討論對策。
國內業界人士稱,中國85%至95%的鋼鐵產能都用于內需,去年中國鋼鐵出口為1.12億噸,僅占中國鋼產總量的14.5%,而有些西方國家的鋼鐵出口占其產量的比重高達40%。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也表示,如果美方指責中國鋼企產能過剩,從捍衛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還可以理解,但如果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諸如“盜取商業機密”,這是栽贓。他認為,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真的要調查,中國企業應該積極應對,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利益。
二、4月份國際對中國鋼鐵主要反傾銷案
智利對進口盤條做出反傾銷終裁。4月20日,智利國家價格扭曲調查委員會(CNDP)宣布對進口盤條反傾銷調查結果,并建議征收至少6個月的38.9%反傾銷稅,6個月之后還可以延長征稅期限。應智利國內鋼廠的請求,CNDP于去年10月開始對進口盤條展開反傾銷調查,并初步征收37.8%的臨時反傾銷稅。中國仍然是智利國內鋼廠的主要反傾銷對象,智利國內長材生產廠家CAPAcero稱,智利棒材進口的逾80%來自中國,去年中國對智利盤條出口7.4萬噸。智利國內鋼廠一直要求提高臨時反傾銷稅率,即從37.8%提高到63.1%。
澳大利亞接連對中國螺紋鋼和盤條反傾銷。4月19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對自中國進口盤條做出反傾銷終裁。湖南華菱湘潭鋼鐵公司從初裁反傾銷稅率32.1%提高到44.1%,山東鋼鐵集團從28.2%提高到37.4%,普遍稅率從53.9%略下調至53.1%。4月13日,澳大利亞對自中國進口的螺紋鋼作出反傾銷終裁,反傾銷稅率11.7%-30%。2月17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還對進口盤條啟動反補貼調查,預計將在7月21日做出裁決。澳大利亞對中國螺紋鋼和盤條反傾銷,中國對其出口直接受到影響。此外,3月17日,澳大利亞對原產于中國等焊管和鍍鋅板作出反規避終裁,裁定存在規避行為,因此建議修改原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擴大征稅范圍。
印度對進口冷軋扁鋼發起反傾銷調查。4月19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決定對自中國、日本、韓國和烏克蘭進口的冷軋扁鋼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本次調查涉及印度海關7209、7211、7225和7226稅號項下產品,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7月-2015年12月。
4月12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熱軋和冷軋不銹鋼板發起反補貼調查。該項調查主要涉及印度海關7219和7220稅號項下產品,加工方式包括熱軋和冷軋。該案調查期為2015年1月至12月。
4月11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應其國內產業申請,決定對自中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巴西和印尼進口的熱軋板卷發起反傾銷調查。該項調查主要涉及印度海關7208、7211、7225和7226稅號項下產品,被調查產品范圍為寬度不超過2100毫米、厚度不超過25毫米的熱軋卷和寬度不超過4950毫米、厚度不超過150毫米的熱軋板。該案調查期為2015年7月至12月。
巴基斯坦對中國線材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4月14日,巴基斯坦國家關稅委員會發布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5.5毫米~14毫米的線材反傾銷調查初裁公告,裁定涉案產品存在傾銷,對巴基斯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與產業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鑒于巴基斯坦已對線材征收10%的進口關稅且自2016年3月21日起加征30%的進口調節稅,該委員會決定對涉案線材暫不另行征收臨時反傾銷稅。2015年10月19日,巴基斯坦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線材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傾銷調查期為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2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
印尼繼續對中國等3國中厚板征收反傾銷稅。4月15日,印度尼西亞反傾銷委員會(KADI)發布消息稱,印尼財政部自2016年4月2日起繼續對自中國、新加坡、烏克蘭進口的寬度600毫米及以上、厚度4.75毫米-10毫米或10毫米以上的中厚板征收為期3年的反傾銷稅,具體反傾銷稅率為中國10.47%。
美國鋼廠申請對中國定尺中厚板發起雙反調查。4月8日,美國安賽樂米塔爾、紐柯鋼公司和SSAB代表國內產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交對進口自中國、比利時、巴西、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南非、土耳其及臺灣地區的碳素鋼及合金鋼定尺中厚板的雙反調查申請。目前美國對中國中厚板一直征收反傾銷稅,去年美國進口中國定尺中厚板每個月只有幾千噸,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的進口量突然增至2-3萬噸,但2月份又降至2000多噸,對于美國市場影響很小。
三、近期國際鋼廠生產動態
委內瑞拉電能短缺鋼廠相繼停產。由于電能供應受到影響,委內瑞拉最大的鋼生產廠家國營鋼鐵公司(Sidor)不得不關停,國有鋼廠CSN僅在運轉的Guarenas軋鋼廠也宣布暫停生產。自今年3月份開始,由于電力供應系統出現問題,委內瑞拉國家電力公司停止向Sidor供力,致Sidor不得不關停。而從上周開始,電力公司也停止向CSN供電。CSN生產螺紋鋼、型鋼、方坯、網用線材等,年產能7-7.5萬噸。據說當地月產能4.2萬噸的方坯生產廠家Casima因原料短缺也處于停產中。
伊朗最大的鋼坯生產廠擴產。伊朗最大鋼坯生產廠家——Khouzestan鋼公司(KSC)計劃擴產,到2025年產能將達到1360萬噸。KSC也是僅次于穆巴拉克鋼鐵公司的伊朗第二大鋼廠,一期擴建到2017年產能增至500萬噸,二期到2020年提高到880萬噸,其中KSC的Ahwaz廠生產500萬噸,所產鋼坯主要供應KSC兩家附屬廠,軋制建筑用鋼材。KSC的一家附屬公司為Shadegan鋼公司(SSC),年產能100萬噸直接還原鐵廠預計2017年投運,新增方坯產能80萬噸,二期擴建將生產螺紋鋼和中厚板,年產能320萬噸。另一家附屬公司Khoramshahr鋼公司的年產能500萬噸直接還原鐵項目,受益于附近的天然氣資源,成本具有一定競爭力。KSC擁有5座直接還原鐵設備,6座電爐和5座方坯和板坯連鑄機,因能夠很好地利用當地天然氣儲備,加上出口到中東和北非國家的物流優勢,去年出口鋼坯106.4萬噸,比2014年的49.3萬噸增一倍多,今年出口目標為130萬噸。
德國鋼廠計劃進一步裁員。德國沙士基達鋼鐵公司計劃在4家中厚板和管線管生產廠裁員幾百人,4家鋼廠為伊爾森堡廠、魯爾廠、哈姆廠和錫根廠。盡管公司最近贏得為國際NordStream天然氣管道項目供應89萬噸大直徑鋼管合同,2月份還贏得德國南部和西部的天然氣管道延伸項目總計7萬噸的鋼管供貨合同,但需求依然不足。不過公司不想關閉這些廠,繼續通過裁員維持運營,此前已裁員1500人。受去年進口增加、價格下滑的影響,該公司IlsenburgerGrobblech中厚板廠自去年底開始削減產量。
美國鋼鐵公司(USS)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中國鋼鐵企業及其經銷商合謀操縱價格、竊取商業機密和通過虛假標簽規避貿易稅,要求依照美國《1930年關稅法》的第337節進行調查,以封堵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中國鋼鐵產品。
USS的指控涉及中國的20家鋼鐵企業,河鋼、寶鋼、沙鋼、鞍鋼等前10大鋼廠都中招,他們均被指控操縱價格,涉及出口到美國的所有碳鋼和合金鋼,而寶鋼被指控同時兼有操縱價格、竊取商業機密和虛假名稱。請愿書特別提出,2011年1月中國利用網絡攻擊竊取其有關汽車用先進高強鋼的商業機密的研究數據。
USS稱,其將使用一切辦法爭取公平貿易,并繼續通過反補貼和反傾銷案件,推動現有法律的強制執行工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最多30天決定是否啟動調查。
所謂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以依照《1930年關稅法》的第337節,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發起調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美國業界對USS的舉動歡呼雀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也表示支持。該聯合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正遭受攻擊,非法和掠奪式的貿易活動不斷上演,令美國鋼鐵業和其他部門深受其害。USS本年度第一財季凈銷售額下滑30%,凈虧損3.4億美元,上年同期則虧損7500萬美元。他們把企業利潤下滑或虧損歸于進口沖擊。
此舉也引起國際方面的關注,外媒評論稱,在與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發生的貿易摩擦中,這是美國鋼鐵企業迄今為止采取的最大膽、最激烈的行動。也是美國鋼鐵行業25年來最重大的動作,或將加劇中國與世界主要鋼鐵生產國的緊張關系。美國對中國鋼鐵業提起337調查的背后是中國鋼鐵出口大幅上升。2014年開始中國鋼材出口不斷增加,到2015年底,鋼材出口占總產量比例超過10%。目前,中國鋼材產量占全球接近一半,中國鋼材出口引發了多國實施反傾銷,但以侵犯知識產權名義發起申訴的還是首例。
對此,中國也迅速做出反應,并研究對策。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美國337調查主要針對的是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而鋼鐵產品是較為成熟的產品,不存在所謂的知識產權糾紛。所謂知識產權侵權指控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希望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駁回指控。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人士稱,將在5月中上旬召開協會會長辦公會議,研究討論對策。
國內業界人士稱,中國85%至95%的鋼鐵產能都用于內需,去年中國鋼鐵出口為1.12億噸,僅占中國鋼產總量的14.5%,而有些西方國家的鋼鐵出口占其產量的比重高達40%。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也表示,如果美方指責中國鋼企產能過剩,從捍衛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還可以理解,但如果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控諸如“盜取商業機密”,這是栽贓。他認為,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真的要調查,中國企業應該積極應對,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利益。
二、4月份國際對中國鋼鐵主要反傾銷案
智利對進口盤條做出反傾銷終裁。4月20日,智利國家價格扭曲調查委員會(CNDP)宣布對進口盤條反傾銷調查結果,并建議征收至少6個月的38.9%反傾銷稅,6個月之后還可以延長征稅期限。應智利國內鋼廠的請求,CNDP于去年10月開始對進口盤條展開反傾銷調查,并初步征收37.8%的臨時反傾銷稅。中國仍然是智利國內鋼廠的主要反傾銷對象,智利國內長材生產廠家CAPAcero稱,智利棒材進口的逾80%來自中國,去年中國對智利盤條出口7.4萬噸。智利國內鋼廠一直要求提高臨時反傾銷稅率,即從37.8%提高到63.1%。
澳大利亞接連對中國螺紋鋼和盤條反傾銷。4月19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對自中國進口盤條做出反傾銷終裁。湖南華菱湘潭鋼鐵公司從初裁反傾銷稅率32.1%提高到44.1%,山東鋼鐵集團從28.2%提高到37.4%,普遍稅率從53.9%略下調至53.1%。4月13日,澳大利亞對自中國進口的螺紋鋼作出反傾銷終裁,反傾銷稅率11.7%-30%。2月17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還對進口盤條啟動反補貼調查,預計將在7月21日做出裁決。澳大利亞對中國螺紋鋼和盤條反傾銷,中國對其出口直接受到影響。此外,3月17日,澳大利亞對原產于中國等焊管和鍍鋅板作出反規避終裁,裁定存在規避行為,因此建議修改原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擴大征稅范圍。
印度對進口冷軋扁鋼發起反傾銷調查。4月19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決定對自中國、日本、韓國和烏克蘭進口的冷軋扁鋼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本次調查涉及印度海關7209、7211、7225和7226稅號項下產品,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7月-2015年12月。
4月12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熱軋和冷軋不銹鋼板發起反補貼調查。該項調查主要涉及印度海關7219和7220稅號項下產品,加工方式包括熱軋和冷軋。該案調查期為2015年1月至12月。
4月11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發布公告,稱應其國內產業申請,決定對自中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巴西和印尼進口的熱軋板卷發起反傾銷調查。該項調查主要涉及印度海關7208、7211、7225和7226稅號項下產品,被調查產品范圍為寬度不超過2100毫米、厚度不超過25毫米的熱軋卷和寬度不超過4950毫米、厚度不超過150毫米的熱軋板。該案調查期為2015年7月至12月。
巴基斯坦對中國線材作出反傾銷肯定性初裁。4月14日,巴基斯坦國家關稅委員會發布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5.5毫米~14毫米的線材反傾銷調查初裁公告,裁定涉案產品存在傾銷,對巴基斯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與產業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鑒于巴基斯坦已對線材征收10%的進口關稅且自2016年3月21日起加征30%的進口調節稅,該委員會決定對涉案線材暫不另行征收臨時反傾銷稅。2015年10月19日,巴基斯坦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線材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傾銷調查期為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2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
印尼繼續對中國等3國中厚板征收反傾銷稅。4月15日,印度尼西亞反傾銷委員會(KADI)發布消息稱,印尼財政部自2016年4月2日起繼續對自中國、新加坡、烏克蘭進口的寬度600毫米及以上、厚度4.75毫米-10毫米或10毫米以上的中厚板征收為期3年的反傾銷稅,具體反傾銷稅率為中國10.47%。
美國鋼廠申請對中國定尺中厚板發起雙反調查。4月8日,美國安賽樂米塔爾、紐柯鋼公司和SSAB代表國內產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交對進口自中國、比利時、巴西、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南非、土耳其及臺灣地區的碳素鋼及合金鋼定尺中厚板的雙反調查申請。目前美國對中國中厚板一直征收反傾銷稅,去年美國進口中國定尺中厚板每個月只有幾千噸,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的進口量突然增至2-3萬噸,但2月份又降至2000多噸,對于美國市場影響很小。
三、近期國際鋼廠生產動態
委內瑞拉電能短缺鋼廠相繼停產。由于電能供應受到影響,委內瑞拉最大的鋼生產廠家國營鋼鐵公司(Sidor)不得不關停,國有鋼廠CSN僅在運轉的Guarenas軋鋼廠也宣布暫停生產。自今年3月份開始,由于電力供應系統出現問題,委內瑞拉國家電力公司停止向Sidor供力,致Sidor不得不關停。而從上周開始,電力公司也停止向CSN供電。CSN生產螺紋鋼、型鋼、方坯、網用線材等,年產能7-7.5萬噸。據說當地月產能4.2萬噸的方坯生產廠家Casima因原料短缺也處于停產中。
伊朗最大的鋼坯生產廠擴產。伊朗最大鋼坯生產廠家——Khouzestan鋼公司(KSC)計劃擴產,到2025年產能將達到1360萬噸。KSC也是僅次于穆巴拉克鋼鐵公司的伊朗第二大鋼廠,一期擴建到2017年產能增至500萬噸,二期到2020年提高到880萬噸,其中KSC的Ahwaz廠生產500萬噸,所產鋼坯主要供應KSC兩家附屬廠,軋制建筑用鋼材。KSC的一家附屬公司為Shadegan鋼公司(SSC),年產能100萬噸直接還原鐵廠預計2017年投運,新增方坯產能80萬噸,二期擴建將生產螺紋鋼和中厚板,年產能320萬噸。另一家附屬公司Khoramshahr鋼公司的年產能500萬噸直接還原鐵項目,受益于附近的天然氣資源,成本具有一定競爭力。KSC擁有5座直接還原鐵設備,6座電爐和5座方坯和板坯連鑄機,因能夠很好地利用當地天然氣儲備,加上出口到中東和北非國家的物流優勢,去年出口鋼坯106.4萬噸,比2014年的49.3萬噸增一倍多,今年出口目標為130萬噸。
德國鋼廠計劃進一步裁員。德國沙士基達鋼鐵公司計劃在4家中厚板和管線管生產廠裁員幾百人,4家鋼廠為伊爾森堡廠、魯爾廠、哈姆廠和錫根廠。盡管公司最近贏得為國際NordStream天然氣管道項目供應89萬噸大直徑鋼管合同,2月份還贏得德國南部和西部的天然氣管道延伸項目總計7萬噸的鋼管供貨合同,但需求依然不足。不過公司不想關閉這些廠,繼續通過裁員維持運營,此前已裁員1500人。受去年進口增加、價格下滑的影響,該公司IlsenburgerGrobblech中厚板廠自去年底開始削減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