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青鋼后年將搬到董家口新家了,青鋼搬遷從2006年就開始被提起,如今已被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12月16日,青鋼召開環保搬遷項目節能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等方面情況介紹會,青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王君庭表示,青鋼搬遷將脫胎換骨式地進入未來低碳生活。
自1958年建廠后,青鋼集團始終在青島樓山后生存發展,而青鋼搬遷項目也就是青鋼未來的家,在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董家口臨港產業區,緊鄰新建的董家口港,地理位置優越。廠區緊鄰40萬噸級礦石碼頭,已經籌建了青鋼專用礦石泊位和鋼材發運泊位,具有很好的地理優勢。項目總投資164億元,預計2015年下半年搬遷。王君庭說,搬家之后,企業將更名為青島特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的產品屬性也發生了改變,特鋼比重占到50%以上,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特鋼企業。
搬遷后的環境如何?王君庭說,噸鋼綜合能耗指標從搬遷前627.2千克標準煤下降到搬遷后599.5千克標準煤,年節能11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27.5萬噸CO 2。而且搬遷后全部實現循環發電,而不是建個電廠來發電,自發電率達65%,回收煤氣一年可發電11.7億度,煉鋼余熱可給居民供暖。
“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中國鋼鐵建設的一個新型模式,如果實施以后我們會是全國第一家,主業突出相關配套產業專業化運作的模式。”王君庭說,青鋼作為一個有55年歷史的老國有企業,將塑造花園式環保生態鋼城,打造碧海藍天、山清水秀的綠色鋼鐵產業園區。
搬遷
搬遷后,目標是使特鋼比重占到50%以上,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特鋼企業。企業名稱也會改為:青島特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目標瞄準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機車、造船等海洋工程等產業。搬遷后有八條生產線,其中新建五條生產線,概念是先建后搬。
環保
青鋼搬遷后,不會影響董家口經濟區的環境質量。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已經啟動,新工藝能耗比傳統冶煉工藝下降20%以上,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PM2.5等大氣霧霾污染物排放降低90% 以上。另外,原本的“廢物”沖渣水余熱如今可給周邊居民供暖,而煤氣則可用來發電。
搬遷項目要提前半年建成
選址董家口臨港產業區
記者:青鋼搬遷的項目什么時候能建成?
王君庭:項目總投資164億元,規定的建設期為3年,但我們目標是兩年半的時間完成。現在建設工作已經開始。
搬遷項目選址于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董家口臨港產業區,緊鄰新建的董家口港。廠區緊鄰40萬噸級礦石碼頭,已經籌建了青鋼專用礦石泊位和鋼材發運泊位。搬遷后青鋼會實現三大轉變:由傳統的粗鋼生產企業向專業化優特鋼生產企業轉變,由鋼鐵一業為主向以鋼鐵產業為核心、多元產業融合發展轉變,由單一鋼鐵產品生產企業向多元鋼鐵深加工制成品企業轉變,深加工比例力爭達到總量的1/4。原來我們只生產鋼材,下一步我們想讓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生產鋼材的制成品。
目標是特鋼比重超50%
記者:青鋼下一步的產品定位是什么?
王君庭:搬遷后,企業在投資運營方面主要投資主業,把輔助產業實現專業化、社會化。重點優化燒結、煉鐵、煉鋼和軋鋼等鋼鐵主業,專業化社會化了的輔助產業會使運營成本更低。我們現在的特鋼產品比例只占15%,我們的目標是使特鋼比重占到50%以上,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特鋼企業。搬家之后,我們把企業名字改成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企業的產品屬性也發生了改變。我們還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搬遷后產品出口比例提升到總產量的1/3。下一步的目標就是瞄準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機車、造船、海洋工程等產業,這些產業也是中國未來發展比較快的產業。
明年開工建青鋼小鎮
記者:聽說會有一個名叫“青鋼小鎮”的配套生活區建成,它是什么樣的?
王君庭:這個小鎮主要解決職工住的問題。生活區內不僅要建立居民住宅區,也會有一些配套的超市、休閑廣場、體育廣場等。鎮子有580畝地,580畝地以內的商業設施全部由青鋼自己完成,而580畝以外的商業區則包給其他商家。
我們的想法是讓職工買得起房子,這個項目明年過完春節后立馬開工,前期先有2000到3000名職工住進去。光伏發電、雨水回收系統等環保再循環的先進技術都將用到生活區建設上。
廢水廢渣廢氣全當“寶”利用
搬遷后不會影響董家口環境
記者:聽說青鋼此次搬遷亮出的是環保牌,具體有哪些設計?
王君庭:青鋼搬遷后,對董家口經濟區的環境質量不會有任何影響。
現在青鋼自發電率只有 13% ,搬遷后全部實現循環發電,自發電率達65%,年可實現節電16.7億度。青鋼準備合資建設“四大中心”,即污水處理中心、固體廢物加工中心、熱能供應中心、冷源綜合利用中心,構建起企業間的循環經濟體系。同時投資20.5億元配套建設15項重大節能環保工程。
廢渣還能深加工成塑料薄膜
記者:市民比較關心未來新鋼廠產生的污水排到哪里去?
王君庭:計劃投資約1.3億元,配套建設污水處理中心。計劃建一個7500平方米的水池,上面全部罩上玻璃再弄上太陽能發電。中水到達這里進行處理和再循環,全部使用太陽能發電,實現自循環。我和副總開玩笑,處理完了之后你要先喝,你喝完了我要喝,雖然這是開玩笑,但體現了我們所達到的水平。
記者:鋼鐵生產產生的除塵灰、污泥、鋼渣還需要被拉到處理廠嗎?
王君庭:未來青鋼離開工廠的全部是產品。建設固體廢物加工中心,對高爐、煉鋼、軋鋼等生產過程產生的除塵灰、含鐵污泥、煉鋼鋼渣、氧化鐵皮等全部投入生產再循環利用,作為燒結、煉鐵、煉鋼原料。
礦石里有百分之四十多是渣子,以前我們的高爐水渣從廠里出來以后,裝到車上拉到水泥廠再進行加工。現在是在廠里直接實現水渣微粉化,項目目標是水泥出口或者是微粉深加工出口。還可以做成塑料薄膜,還要進一步實現納米化。爭取在明年年底建成200萬噸的標準,后年實現設備搬家。
建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產業園
記者:有沒有想過相關產業的延伸?
王君庭:新廠區將合資建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產業園,實施對社會廢舊汽車、廢舊金屬物的回收綜合利用。其中對發動機、汽車零部件和輪胎可進行返修利用,其他廢銅等進行分類回收,廢輪胎裂解過程中可制取柴油、炭黑。
記者:鋼鐵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余熱余能有沒有好的處理方式?
王君庭:我們現在的沖渣水全部浪費了,很可惜,1000℃的鋼水會帶出些渣子,這些渣子也得有1000℃,會用水來把這些渣子打成顆粒,這些水出來后得有九十多攝氏度。建設熱能綜合供應中心,利用沖渣水余熱實現企業或周邊居民冬季采暖、夏季中央空調制冷以及向周邊企業供蒸汽等。成立冷源綜合利用中心,青鋼將引進戰略合作者,制作食品級干冰、大型冷凍冷藏庫儲存糧食或其他物資的三級利用模式。
鋼鐵生產過程還會產生大量的煤氣,建立了專門的煤氣回收工程,可以用來發電,目前設備正在制造中。我們正在籌劃以后培養幾個上市公司,主攻清潔能源。建設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擬與專業公司合作,投資建設1個5萬千瓦的風電場。
探訪
去年4月,最大風力的風機投入使用,由于風力大,冷卻效果超強,青鋼生產的強冷型鋼材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成為“獨家產品”。目前,該風機已經申報了國家專利,通過專利保護,青鋼在該產品領域已經占據了行業制高點。
國內最大冷風機背后有故事
世界鋼鐵行業斯特爾冷卻線最大的冷卻風機,穩態生產下速度最快的線材生產線。這兩項世界紀錄產生在哪里?青鋼。12月16日,記者來到青鋼,深入到鋼鐵產品生產線,感受擁有 55年歷史的“老青鋼”搬遷前的車間機器轟鳴聲。
在青鋼其中一條生產線,記者看到了大大的廠房里堆放著大量鋼材,這些是出場的鋼材。生產線的監督室內有多種電腦設備,生產線上的溫度也是實時顯示。“我們的吐絲機是最新的,前天檢修剛換上,這是國外公司制作的。”生產線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鋼的整體機械裝備是國內最好的,國際領先。
而記者探訪的四高線生產線,所生產的品種規格加起來有180多種。在這條剛投產一年的生產線上,有一項世界紀錄,那就是鋼鐵行業斯特爾冷卻線最大的冷卻風機:出風量達到了26萬立方米/小時。目前國內第二大的只有22萬立方米/小時。
“這也是一個創舉。”軋鋼工藝工程師告訴記者,在設計這條生產線時,青鋼開發了獨特的強冷型鋼材工藝,需要設計更大的風機。工程師們準備了1個多月,拿著密密麻麻寫滿參數的圖紙找到美國生產廠時,對方卻不愿意生產,認為多此一舉。但青鋼堅持要求按這個規格生產,美國廠家也做出了讓步。當美國工程師到青鋼測了1周數據后,他們由衷地信服這些中國同行。去年4月,最大風力的風機投入使用,由于風力大,冷卻效果超強,青鋼生產的強冷型鋼材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成為“獨家產品”。目前,該風機已經申報了國家專利,通過專利保護,青鋼在該產品領域已經占據了行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