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團做出新的壓減產能決定,并以這次主動壓減產能為契機,進一步突出"市場"和"產品"兩大主題,堅定不移、心無旁鶩地推進產業升級,全面提高以品種質量為核心的集約化發展水平,在中國鋼鐵工業新一輪結構調整中,率先實現河北省委提出的"產能要壓減、產業要升級、效益要增長"目標。
借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團堅定不移地在壓減產能上做出表率,進而推動自身發展由過去單一發展的"羊腸小道"走上轉型發展"高速路"。
積極主動去產能率先而為做表率
【壓減產能不僅是為了更好生存,而且是為了更優發展。在壓減產能方面,集團堅決支持,而且要做表率】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央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把壓減過剩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
河北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把去產能放在突出位置,不講條件、不講理由、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并提出明確目標。
壓減產能,鋼鐵行業是重中之重。集團作為我國最大鋼鐵企業和我省最大國有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率先而動。
"2016-2017年再行壓減煉鐵產能260萬噸、煉鋼產能502萬噸。"這是近日集團帶頭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
這個承諾,不僅僅是一個表態,而是一種責任,一種主動擔當,一種基于未來發展順應大勢的果斷抉擇,一種善于把握機遇的經營智慧,一種加快轉型實現更好發展的堅強決心和自覺行動。
事實上,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始終把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之中,因勢而謀,順勢而為,趁勢而上,在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中,勇做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的先行者,把握轉型發展主動權。
多年來,集團著眼改善區域環境質量、調整自身產業結構和產品升級換代,一直致力于改變過去以追求規模發展的傳統發展模式。2008年以來,集團陸續淘汰煉鐵產能560萬噸,煉鋼產能684萬噸,軋鋼產能250萬噸,鋼鐵產能全部率先達到優于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標準,主體裝備和主要能源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贏得"世界最清潔鋼廠"美譽。
在淘汰產能過程中,集團堅持創新發展,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生產組織模式和經營模式根本轉變,把鋼鐵企業經營最困難的2014年和2015年,變成河鋼歷史上品種結構提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時期,改變了曾經依靠貸款"補血"生存的狀況,實現了現金流的全面"止血"、資金鏈的安全,扭轉了被動局面。同時,高技術、高附加值品種鋼比例從29%提升到41%,產品盈利能力、企業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
"正因為在壓減產能方面走在了前面,我們才在最困難的這兩年更加主動。因此,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河鋼來說是重大機遇。去產能不僅不會影響河鋼的發展,反而會讓河鋼獲得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企業競爭力方面的大幅提升。"集團領導深有感觸地表示。
提升供給質量拓展價值創造空間
【提升有效供給質量,對于企業來說,就是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切實將發展方式轉變到更加符合市場要求,更加注重發展質量上來】
近幾年來,粗放型增長、同質化競爭、大面積虧損......各種考驗,讓鋼鐵企業經營陷于極度困難之中。
供需失衡是造成經濟困難的主要矛盾。
"當前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過剩,真正符合市場要求的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一切都要按照市場的要求而調整,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效益,才能盡快走出困境,大幅提升競爭力。"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的發展路徑必須改變,必須要更加關注技術、關注創新、關注人才、關注產線這些核心力量的提升,實現全要素的總動員。"
基于這樣深刻而清醒的認識,集團抓住機遇,創新發展理念,加速轉型發展和產業升級,提升供給質量,全面提升鋼鐵主業競爭力。
市場化的改革創新馬不停蹄,產線成為最小的經營單元。
以"產線"作為經營的核心,讓產線直面市場,圍繞產線和市場配置最優的資源,推動了管理層級精干高效,更多的技術管理人員在產線和市場前沿發揮作用,管理、技術、人才等資源效率大幅提升。
全面推進"產線對標",破解產線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建立起"生產保銷售、銷售保用戶"的生產組織模式;在業內率先推行大客戶經理制,建立以客戶服務中心為主要平臺的大客戶營銷體系,加速營銷模式的創新突破。去年,集團渠道創新,整合海爾特鋼成立河鋼新材,占領了新的供應渠道,并由此融入鋼鐵下游制造環節,與用戶在技術、生產、質量、檢測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接,加大新材料的研發供給,極大地促進了高端產品研發和品質升級。河鋼唐鋼到2015年底已實現海爾冰箱面板常用規格基本覆蓋,如今,家電板形成穩定批量供貨。河鋼唐鋼被海爾集團評為"優秀供應商"。
更加突出"市場"和"產品",構建質量、技術、人才、自動化和信息化四大支撐體系,以提升供給質量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以客戶群的高端化,倒逼產品和服務檔次的全面提升......
一系列創新舉措讓集團全員市場意識和品種質量意識顯著增強。為了滿足客戶要求,產線上,技術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合力攻堅;實驗室里,科研研發人員廢寢忘食;用戶現場,技術服務人員頻頻登門服務......為用戶而研發,提前介入模式,"標準+α"等新思維、新作法,都成為廣大職工專注"市場"和"產品"最顯著的特征。
不斷在市場和產品上發力,集團快速跳出普通產品的"低端循環"和"同質化"價格戰怪圈,滿足客戶群體高端化個性化需求帶來了供給質量提升。在去年品種鋼比例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噸鋼綜合售價提高140元基礎上,今年集團產品升級不斷提速,1-4月份,品種鋼產量完成695.55萬噸,同比提升34.14%,品種鋼比例達到50.99%,提前達到并超過了50%的奮斗目標。高端品種產量全年有望達到1000萬噸。
未來,集團更加注重供給質量,不斷加速產品的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建設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到"十三五"末,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品種比例由41%提高到70%以上,高端與戰略產品的比例由13%提高到54%以上,高端裝備、技術、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的優勢將獲得極大釋放,從而開創更大的價值空間。
"將量的基礎轉化為質的優勢,集團有很大潛力,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更好的供給,創造出更有價值、更高端的產品。"集團廣大職工已形成這樣的共識。
拓展多元發展空間打造經濟增長新動力
【跳出單一路徑,充分整合產業鏈條資源,實現由傳統產業跟隨者向新產業、新業態領先者的轉變】
5月4日,以河鋼唐鋼醫院為前身的唐山弘慈醫院啟動"服務質量年"活動,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努力提升管理運營水平。集團成功牽手中信集團聯手打造醫療產業,唐山弘慈醫院由此獲得更好的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堅實基礎。
依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助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集團與中信集團不僅在醫療產業開展合作,還聯手成立了"唐信新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能源環保以及其它新興領域深度合作。
前不久,河鋼邯鋼投資的電動汽車項目首批產品在臨漳工業園成功下線。該公司依托自身汽車用鋼生產能力和品牌優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邁出了第一步。
集團搶抓經濟發展深度轉型重大機遇,不斷打造發展新優勢,一批新產業和新業態涌現出來。特別是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新機遇,在做好壓減產能"減法"同時,努力做好補齊短板的"加法",通過整合產業鏈條上下游資源,不斷形成新的相關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新的效益增長極。
目前,從裝備制造、礦產開發、工程技術,到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化工、社會服務、信息化,再到鋼鐵產品加工配送、現代物流、金融貿易、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集團形成了一大批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新產業。
這些新產業、新業態,一方面促進了鋼鐵主業富裕人員吸納;一方面,獨立面向市場,成為集團新的效益增長渠道。其中,金融服務、國際物流以及子分公司互聯網、稀有氣體等非鋼產業發展迅猛,效益顯著。2015年,集團非鋼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18億元,超額完成逐年消化25%人工成本的階段目標,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在新的發展領域,要有河鋼的投資、河鋼的項目、河鋼的利潤點,進而由傳統行業的"跟隨者"變成新興產業的"引領者"----集團努力邁上行業發展的新高度。
著眼戰略發展,集團"十三五"按照"縱向更深,橫向更寬"的發展思路和"全資源、全產業鏈"的發展理念,開辟產能壓減之后轉型升級的全新格局。圍繞產業鏈上的衍生資源充分利用,在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產性服務產業領域,將培育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公司。到"十三五"末,集團非鋼產業收入貢獻率將達到20%,利潤貢獻率達到35%。
全球產業布局打造"世界的河鋼"
【要真正實現"全球擁有市場、全球擁有客戶、全球配置資源",使集團早日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多元發展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初夏的五月,河鋼唐鋼花團錦簇、綠影婆娑的廠區內迎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CEO皮特·卡馬斯率領的管理團隊。5月12日至15日,作為河鋼的新成員,皮特·卡馬斯一行帶著強烈的"歸屬感",不遠萬里,"回家"看看。
不久前,集團剛剛與塞爾維亞政府正式簽署協議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這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國際產能合作結出的一枚碩果。由此,集團擁有了中國鋼鐵企業迄今在歐洲的首個大型鋼鐵項目。依托該項目,集團全球化產業布局向中東歐邁出了歷史性關鍵一步,以此為踏板,集團可實現向歐洲等發達地區市場的深度布局。
結合國內產能壓減和轉型升級,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走出去"發展政策,加之自身技術、裝備、管理快速提升,集團更加從容自信地融入世界市場,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努力打造"世界的河鋼"。
"代表民族工業,擔當國家角色",集團在國際化轉型發展中不斷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的亮點。
無論是正式簽約收購塞爾維亞鋼鐵廠項目,還是控股南非PMC、控股德高,集團放眼全球,以未來發展戰略思維和敢為人先的智慧,不斷在全球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布局上邁出堅實步伐。通過控股德高,一舉擁有了全球最大的營銷網絡,擁有了世界上最前沿的風險控制、金融管理、商業網絡、管理架構的高端人才,擁有了世界性品牌,更擁有了走向世界的"橋梁"和"踏板"。通過德高全球營銷網絡,產品成功打入德國海洋風電、美國阿爾斯通水電、挪威海洋平臺等海外重大項目。
集團與世界鋼鐵組織和國際鋼鐵巨頭的交流訪問越來越頻繁。加入世界鋼鐵協會;成為國際鋼協理事單位;向國際鋼協派駐訪問學者;河鋼鋼研技術人員以中國鋼鐵專家身份首次擔任國際鋼協技術委員會主席;集團領導被推選為世界鋼協執行委員;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在海外學習工作;成功承辦世界鋼協技術委員會議......集團在世界鋼鐵工業發展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鋼鐵工業的進步,必將影響未來世界鋼鐵行業的格局,我們都期待著河鋼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推進世界鋼鐵更好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來集團訪問的國際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巴松如是說。
"全球擁有市場、全球擁有客戶、全球配置資源"--以此為目標,集團把眼界放得更寬更遠,大踏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實施,海外發展呈現出強勁動力。
目前集團已直接或間接參(控)股境外公司70余家,控制運營海外資產60億美元,海外員工12000余人,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達127億美元。
到2020年,將形成"2232"海外發展格局。即培育海外服務國內鋼鐵主業和海外新事業兩大功能集群;搭建投資、融資兩個上市平臺;打造資源、制造、貿易三大核心業務板塊;依托德高建設國際市場開發主基地,依托南非PMC礦業公司建設海外實業發展主基地。海外板塊銷售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到"十三五"末,集團營業收入將達到50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前100位,真正成為極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多元跨國企業集團。
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中,集團抓住機遇,正由傳統產業跟隨者向新產業、新業態領先者華麗轉身,一個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向我們走來!
借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團堅定不移地在壓減產能上做出表率,進而推動自身發展由過去單一發展的"羊腸小道"走上轉型發展"高速路"。
積極主動去產能率先而為做表率
【壓減產能不僅是為了更好生存,而且是為了更優發展。在壓減產能方面,集團堅決支持,而且要做表率】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央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把壓減過剩產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
河北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把去產能放在突出位置,不講條件、不講理由、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并提出明確目標。
壓減產能,鋼鐵行業是重中之重。集團作為我國最大鋼鐵企業和我省最大國有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率先而動。
"2016-2017年再行壓減煉鐵產能260萬噸、煉鋼產能502萬噸。"這是近日集團帶頭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
這個承諾,不僅僅是一個表態,而是一種責任,一種主動擔當,一種基于未來發展順應大勢的果斷抉擇,一種善于把握機遇的經營智慧,一種加快轉型實現更好發展的堅強決心和自覺行動。
事實上,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始終把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之中,因勢而謀,順勢而為,趁勢而上,在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中,勇做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的先行者,把握轉型發展主動權。
多年來,集團著眼改善區域環境質量、調整自身產業結構和產品升級換代,一直致力于改變過去以追求規模發展的傳統發展模式。2008年以來,集團陸續淘汰煉鐵產能560萬噸,煉鋼產能684萬噸,軋鋼產能250萬噸,鋼鐵產能全部率先達到優于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標準,主體裝備和主要能源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贏得"世界最清潔鋼廠"美譽。
在淘汰產能過程中,集團堅持創新發展,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生產組織模式和經營模式根本轉變,把鋼鐵企業經營最困難的2014年和2015年,變成河鋼歷史上品種結構提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時期,改變了曾經依靠貸款"補血"生存的狀況,實現了現金流的全面"止血"、資金鏈的安全,扭轉了被動局面。同時,高技術、高附加值品種鋼比例從29%提升到41%,產品盈利能力、企業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
"正因為在壓減產能方面走在了前面,我們才在最困難的這兩年更加主動。因此,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河鋼來說是重大機遇。去產能不僅不會影響河鋼的發展,反而會讓河鋼獲得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企業競爭力方面的大幅提升。"集團領導深有感觸地表示。
提升供給質量拓展價值創造空間
【提升有效供給質量,對于企業來說,就是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切實將發展方式轉變到更加符合市場要求,更加注重發展質量上來】
近幾年來,粗放型增長、同質化競爭、大面積虧損......各種考驗,讓鋼鐵企業經營陷于極度困難之中。
供需失衡是造成經濟困難的主要矛盾。
"當前的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的過剩,真正符合市場要求的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一切都要按照市場的要求而調整,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效益,才能盡快走出困境,大幅提升競爭力。"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的發展路徑必須改變,必須要更加關注技術、關注創新、關注人才、關注產線這些核心力量的提升,實現全要素的總動員。"
基于這樣深刻而清醒的認識,集團抓住機遇,創新發展理念,加速轉型發展和產業升級,提升供給質量,全面提升鋼鐵主業競爭力。
市場化的改革創新馬不停蹄,產線成為最小的經營單元。
以"產線"作為經營的核心,讓產線直面市場,圍繞產線和市場配置最優的資源,推動了管理層級精干高效,更多的技術管理人員在產線和市場前沿發揮作用,管理、技術、人才等資源效率大幅提升。
全面推進"產線對標",破解產線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建立起"生產保銷售、銷售保用戶"的生產組織模式;在業內率先推行大客戶經理制,建立以客戶服務中心為主要平臺的大客戶營銷體系,加速營銷模式的創新突破。去年,集團渠道創新,整合海爾特鋼成立河鋼新材,占領了新的供應渠道,并由此融入鋼鐵下游制造環節,與用戶在技術、生產、質量、檢測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接,加大新材料的研發供給,極大地促進了高端產品研發和品質升級。河鋼唐鋼到2015年底已實現海爾冰箱面板常用規格基本覆蓋,如今,家電板形成穩定批量供貨。河鋼唐鋼被海爾集團評為"優秀供應商"。
更加突出"市場"和"產品",構建質量、技術、人才、自動化和信息化四大支撐體系,以提升供給質量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以客戶群的高端化,倒逼產品和服務檔次的全面提升......
一系列創新舉措讓集團全員市場意識和品種質量意識顯著增強。為了滿足客戶要求,產線上,技術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合力攻堅;實驗室里,科研研發人員廢寢忘食;用戶現場,技術服務人員頻頻登門服務......為用戶而研發,提前介入模式,"標準+α"等新思維、新作法,都成為廣大職工專注"市場"和"產品"最顯著的特征。
不斷在市場和產品上發力,集團快速跳出普通產品的"低端循環"和"同質化"價格戰怪圈,滿足客戶群體高端化個性化需求帶來了供給質量提升。在去年品種鋼比例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噸鋼綜合售價提高140元基礎上,今年集團產品升級不斷提速,1-4月份,品種鋼產量完成695.55萬噸,同比提升34.14%,品種鋼比例達到50.99%,提前達到并超過了50%的奮斗目標。高端品種產量全年有望達到1000萬噸。
未來,集團更加注重供給質量,不斷加速產品的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建設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到"十三五"末,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品種比例由41%提高到70%以上,高端與戰略產品的比例由13%提高到54%以上,高端裝備、技術、人力資源和管理創新的優勢將獲得極大釋放,從而開創更大的價值空間。
"將量的基礎轉化為質的優勢,集團有很大潛力,我們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更好的供給,創造出更有價值、更高端的產品。"集團廣大職工已形成這樣的共識。
拓展多元發展空間打造經濟增長新動力
【跳出單一路徑,充分整合產業鏈條資源,實現由傳統產業跟隨者向新產業、新業態領先者的轉變】
5月4日,以河鋼唐鋼醫院為前身的唐山弘慈醫院啟動"服務質量年"活動,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努力提升管理運營水平。集團成功牽手中信集團聯手打造醫療產業,唐山弘慈醫院由此獲得更好的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堅實基礎。
依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助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重大機遇,集團與中信集團不僅在醫療產業開展合作,還聯手成立了"唐信新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能源環保以及其它新興領域深度合作。
前不久,河鋼邯鋼投資的電動汽車項目首批產品在臨漳工業園成功下線。該公司依托自身汽車用鋼生產能力和品牌優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邁出了第一步。
集團搶抓經濟發展深度轉型重大機遇,不斷打造發展新優勢,一批新產業和新業態涌現出來。特別是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新機遇,在做好壓減產能"減法"同時,努力做好補齊短板的"加法",通過整合產業鏈條上下游資源,不斷形成新的相關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形成新的效益增長極。
目前,從裝備制造、礦產開發、工程技術,到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化工、社會服務、信息化,再到鋼鐵產品加工配送、現代物流、金融貿易、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集團形成了一大批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新產業。
這些新產業、新業態,一方面促進了鋼鐵主業富裕人員吸納;一方面,獨立面向市場,成為集團新的效益增長渠道。其中,金融服務、國際物流以及子分公司互聯網、稀有氣體等非鋼產業發展迅猛,效益顯著。2015年,集團非鋼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18億元,超額完成逐年消化25%人工成本的階段目標,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在新的發展領域,要有河鋼的投資、河鋼的項目、河鋼的利潤點,進而由傳統行業的"跟隨者"變成新興產業的"引領者"----集團努力邁上行業發展的新高度。
著眼戰略發展,集團"十三五"按照"縱向更深,橫向更寬"的發展思路和"全資源、全產業鏈"的發展理念,開辟產能壓減之后轉型升級的全新格局。圍繞產業鏈上的衍生資源充分利用,在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產性服務產業領域,將培育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公司。到"十三五"末,集團非鋼產業收入貢獻率將達到20%,利潤貢獻率達到35%。
全球產業布局打造"世界的河鋼"
【要真正實現"全球擁有市場、全球擁有客戶、全球配置資源",使集團早日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多元發展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初夏的五月,河鋼唐鋼花團錦簇、綠影婆娑的廠區內迎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CEO皮特·卡馬斯率領的管理團隊。5月12日至15日,作為河鋼的新成員,皮特·卡馬斯一行帶著強烈的"歸屬感",不遠萬里,"回家"看看。
不久前,集團剛剛與塞爾維亞政府正式簽署協議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這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國際產能合作結出的一枚碩果。由此,集團擁有了中國鋼鐵企業迄今在歐洲的首個大型鋼鐵項目。依托該項目,集團全球化產業布局向中東歐邁出了歷史性關鍵一步,以此為踏板,集團可實現向歐洲等發達地區市場的深度布局。
結合國內產能壓減和轉型升級,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走出去"發展政策,加之自身技術、裝備、管理快速提升,集團更加從容自信地融入世界市場,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努力打造"世界的河鋼"。
"代表民族工業,擔當國家角色",集團在國際化轉型發展中不斷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的亮點。
無論是正式簽約收購塞爾維亞鋼鐵廠項目,還是控股南非PMC、控股德高,集團放眼全球,以未來發展戰略思維和敢為人先的智慧,不斷在全球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布局上邁出堅實步伐。通過控股德高,一舉擁有了全球最大的營銷網絡,擁有了世界上最前沿的風險控制、金融管理、商業網絡、管理架構的高端人才,擁有了世界性品牌,更擁有了走向世界的"橋梁"和"踏板"。通過德高全球營銷網絡,產品成功打入德國海洋風電、美國阿爾斯通水電、挪威海洋平臺等海外重大項目。
集團與世界鋼鐵組織和國際鋼鐵巨頭的交流訪問越來越頻繁。加入世界鋼鐵協會;成為國際鋼協理事單位;向國際鋼協派駐訪問學者;河鋼鋼研技術人員以中國鋼鐵專家身份首次擔任國際鋼協技術委員會主席;集團領導被推選為世界鋼協執行委員;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在海外學習工作;成功承辦世界鋼協技術委員會議......集團在世界鋼鐵工業發展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鋼鐵工業的進步,必將影響未來世界鋼鐵行業的格局,我們都期待著河鋼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推進世界鋼鐵更好發展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來集團訪問的國際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巴松如是說。
"全球擁有市場、全球擁有客戶、全球配置資源"--以此為目標,集團把眼界放得更寬更遠,大踏步推進國際化戰略實施,海外發展呈現出強勁動力。
目前集團已直接或間接參(控)股境外公司70余家,控制運營海外資產60億美元,海外員工12000余人,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達127億美元。
到2020年,將形成"2232"海外發展格局。即培育海外服務國內鋼鐵主業和海外新事業兩大功能集群;搭建投資、融資兩個上市平臺;打造資源、制造、貿易三大核心業務板塊;依托德高建設國際市場開發主基地,依托南非PMC礦業公司建設海外實業發展主基地。海外板塊銷售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到"十三五"末,集團營業收入將達到50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前100位,真正成為極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多元跨國企業集團。
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潮中,集團抓住機遇,正由傳統產業跟隨者向新產業、新業態領先者華麗轉身,一個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