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受市場關注的“黑色系”螺紋鋼期貨價格跌破2000元大關,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回到每噸1960元附近,3月到4月中旬的漲幅基本全線回吐。與此同時,鋼鐵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的鐵礦石、焦煤和焦炭等也大幅回落,其中跌幅較大的鐵礦石較4月的高點下跌25%。
“‘黑色系’大幅回落主要是近期多重利空因素施壓的結果。”對此,分析師表示,前期復產緩慢的鋼廠陸續滿負荷生產增加供應,需求淡季將來臨等因素也使市場的擔憂情緒升溫,加上鋼材社會庫存出現回升,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顯現。
據機構數據,目前全國鋼材庫存已連續兩周上升,且升幅逐步擴大。“就需求季節性因素而言,5月份依然是傳統消費旺季,最近兩周的庫存回升,不免使人對后期市場走勢出現擔憂。”分析師表示。
國泰君安期貨的一份調研報告也顯示,與前期需求持續好轉、市場出貨積極的情況相比,微觀層面統計的出貨持續出現下滑。在需求的細分領域,3月份是庫存補充需求、剛需以及投機需求同時爆發,4月份補充庫存需求有所減少,而到5月份則基本恢復到此前的隨用隨采的節奏。
“黑色系”商品中僅焦煤品種依然維持相對緊張的格局。國泰君安期貨的調研顯示,目前部分焦化廠的焦煤庫存已經從正常的7天下降到2天至3天,預計后期焦煤價格上漲的動力仍在。
此外,包括橡膠、鎳以及瀝青等大宗商品的價格近期都出現大漲后大幅回落。由于國際油價前期持續大幅上漲,下游的石化類商品一度跟隨大幅上行,但隨著市場對原油市場的投資資金持續增長后可能會下降的擔憂升溫,國際油價展開高位盤整,使得部分中下游石化產品率先感受到“恐高”的壓力。
到目前,石化行業大宗原材料塑料、PTA等商品價格也都在大漲后回落,其中塑料價格基本回到1月末的水平,較年內創下的高點下跌近17%。
上海一家私募機構研究部負責人提醒,作為國際定價的市場,海外市場包括白糖等農產品價格也都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經歷前期持續近5年的下跌,不少商品價格創下10余年的新低后,大宗商品市場似乎正重返震蕩市。
業界分析,一方面經過前期的大幅回落后,主要大宗商品價格的繼續回落空間已非常有限,加上價格下跌后市場供需狀況重新平衡,供應過剩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制作用有所衰減;另一方面,到目前,包括歐洲、日本等經濟體仍在推動負利率政策,龐大的投資資金尋求保值增值的動力十分強勁。
“短期來看,美元走強恐對今年來綜合價格已累計上漲近5%的大宗商品繼續形成壓力。”分析師預計,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備受市場關注的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元的繼續走強對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而言并非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