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揚州市委市政府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重點任務,專門制定下發了實施意見和五個配套文件。謝正義在會上從揚州實際情況出發,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豐富內涵,對該市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推進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設以及開放型經濟、跨江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謝正義說,去產能,揚州主要涉及煤炭、船舶、水泥、鋼鐵4個行業。結合揚州產業特點,要打好“主動減量、優化存量、拓展增量”組合拳,著力化解船舶產能83萬載重噸、煤炭和水泥產能各40萬噸。同時,要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政府推動,積極支持困難企業兼并重組、債務重組,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安排好下崗失業職工的基本生活,保持社會穩定。“對資不低債、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該‘斷奶’的‘斷奶’,該斷貸的斷貸,堅決拔掉‘輸液管’和‘呼吸機’,加快市場化退出步伐。”
“多措并舉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揚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上升68.63%,去化周期為7.79個月,遠低于省控線。但從揚州全市來看,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壓力不小,部分縣市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達到20個月以上。
“對揚州來說,要根據交通情況變化、人口結構變化和城市發展格局的變化,加快房地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強對商業地產項目的開發布局、戶型結構和配套服務設施的規劃管理,大力發展適老型、度假型、小戶型的高品質住宅,扶持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成品精裝房的開發建設,從根本上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同時,要從供需兩端發力,繼續合理調控住宅用地出讓,嚴格控制新建拆遷安置房,落實農業轉移人口住房保障政策,推行征地拆遷貨幣化安置全覆蓋,大力培育商品房屋租賃市場,多措并舉將房地產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區間。”謝正義說。
談到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的任務時,謝正義說,去杠桿,要堅持“積極穩妥、有扶有控、分類施策、嚴控風險”,突出去金融杠桿與降融資成本、防金融風險與促改革創新兩個“兩手抓”,把握工作節奏和速度,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降成本,突出‘調’、‘降’、‘減’、‘扶’等四個方面”,謝正義說,把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率等下調政策落實到位,嚴格按照標準、嚴格對照時點,不設條件、不打折扣;把能源、土地、物流等企業運行成本降低辦法推行到位,積極主動幫助企業爭取扶持政策、提升管理水平;把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相關政府性基金等項目取消到位,應免盡免、應退全退;把支持軟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支持企業科技研發、技術改造等稅收優惠政策、獎補資金執行到位。同時,要狠抓服務企業“2號文件”的落實,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規范收費、陽光執法、優化服務等各項創新舉措,切實降低企業交易的制度性成本。
說到“補短板”時,謝正義直言,突出問題導向,定向精準擴大有效投入,揚州啟動實施縣域經濟、基礎設施、城鄉統籌、民生保障、對外開放、現代農業等“補短板專項工程”。“尤其要著力解決相對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對照“十三五”脫貧目標,全面消除低收入農戶群體,全面提升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推動寶應、高郵、儀征城鄉居民收入趕上全省平均水平,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一戶不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