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7-8月份的上漲行情后,國內鋼材市場在9月份步入全面下跌期,國慶節后未能擺脫弱勢格局。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分析師魏迎松指出,供應壓力增大而下游需求復蘇緩慢,是此輪鋼價下跌的重要誘因,鋼材價格若想成功實現反轉,還需看“供需關系”。
鋼材市場供應壓力未減
據了解,8月份終端需求提前入場采購,致使鋼企9月訂單量出現下滑,加之當月鋼材出口跌破500萬噸,造成鋼鐵行業供求關系失衡,鋼價震蕩下行。至9月末,我國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已經處于年內較低水平,個別主要品種國內均價甚至跌破年內最低價位。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鋼材價格上漲,鋼企便開足馬力生產。產能猶如夢靨,與鋼價“如影隨形”。當前粗鋼產量的持續高位,制約了鋼價的上行。
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7458萬噸,創歷史新高,進口均價126.18美元/噸,環比增長6.18%。
與此同時,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上旬預估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12.81萬噸,旬環比下降1.11%,結束連續四旬上升態勢。“主要是由于國慶假期因素,以及鋼企盈利能力轉弱,產能擴張速度略有放緩,但粗鋼產量依然處于高位,”鋼聯資訊分析師沈一冰對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鋼鐵網”對國內五大鋼材品種(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卷、冷軋板卷和中厚板)同口徑倉庫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國內鋼材社會庫存總量為1514.97萬噸,較節前(9月27日)增加48.24萬噸,增幅為3.29%。
另據“我的鋼鐵網”統計,在涉及調查的80家螺紋鋼、67家線材、38家熱軋板卷、42家中厚板以及25家冷軋板卷生產企業中,國慶節后,五大品種庫存總量為560.12萬噸,較節前增加了66.26萬噸,增幅達13.4%。
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分析師魏迎松分析認為,通過對以上鋼廠的調查發現,國慶期間鋼廠減產、檢修力度并不高,絕大多數鋼鐵企業開工率維持在正常水平。“換句話說,短期內,鋼材市場供應壓力較節前應該是有所上升的。”
他同時表示,國慶節節日期間因為臺風影響,北方鋼廠資源南下受阻,隨著天氣的好轉,后期華東、華南等地新貨資源抵達量將有所增加,這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當地市場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