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鋼價一直在低位徘徊,今年的平均鋼價甚至還低于1994年的價格,比去年每一噸降低了340元,降幅8.9%。”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透露,今年前11個月,我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總計161.8億元,行業銷售利潤率只有0.48%,平均每噸鋼的利潤只有28元。“如果單看主營業務,鋼廠的利潤總計就只有58億元了,相當于每噸鋼的盈利只有4.2元。”張長富表示,目前鋼鐵企業處于“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日子難過。
2013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預計達到7.82億噸,張長富預計,明年的粗鋼產量或將保持2%~3%的增速,達到8億噸左右,這也意味著,鋼鐵生產商、貿易商等相關產業鏈上的各個方面,依然要做好長期過苦日子、緊日子的思想準備。
近年來,政府一直在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等方式以期緩解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不過,張長富指出,目前鋼鐵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瓶頸,是近30年高速發展積累的矛盾,絕不是3年或5年的調控能夠見效的,“依靠產能釋放、產能增加來攤薄成本,賺取效益來領先對手的思維已經不能奏效,鋼鐵企業一定要克服傳統習慣思維,轉變發展方式,探索穩產增效,甚至是減產增效,并從單純的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
對于鋼鐵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在昨天的會議上透露,下一步政府會通過提高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特別排放限制要求,運用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等差別價格政策,加大執法處罰力度,以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產能。“環保排放標準將是"十三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的重要依據,政府正在抓緊制訂新的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同時也支持鋼鐵企業通過采取援建、合資合作、建設境外加工和分銷中心等模式向海外轉移,畢竟東南亞、非洲等地發展鋼鐵產業的市場空間還很大。”
而在鋼鐵產能壓力無法緩解的同時,來自上游原材料的壓力也依然不小。在昨天的會議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金屬及采礦副總裁張鐳就預計,明年上半年鐵礦石的供應仍會比較緊缺,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將會維穩偏強走勢。
張鐳指出,今年以來,鋼廠的礦石庫存水平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因此,相較于2012年下半年過山車式的價格巨變,2013年鐵礦石現貨價格指數平穩很多。不過,2013年一至三季度的鐵礦石平均價為136美元/噸,仍然超出了當時最樂觀的分析員的預期。
而對于2014年,張鐳認為雖然鐵礦石供應會增加,但2014年上半年鐵礦石的供應仍將偏緊,而需求方面,預計2014年中國鋼鐵業需求會增長3.1%至7.79億噸。據此,2014年第一季度鐵礦石價格將提升至130美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