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找差夯實基礎管理
煉鋼部工序復雜,更承擔著冶煉品種鋼的重任,能源介質包括氧氣、壓縮空氣、煤氣、蒸汽、水、電等12種,而且分布廣泛。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該部首先加大力度夯實基礎管理,成立節能降耗攻關小組,把降低能源介質消耗作為降本的重要挖潛目標,制定了《煉鋼作業部2016年能源管理方案》,修訂完善了《煉鋼作業部能源管理辦法(第三版)》,明確了各工序的用能管理職責,并對各工序進行成本分解,細化能源績效指標,將能耗指標明確到崗、到人,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人人降本有目標。同時結合“OTC勞動競賽”活動,將能耗等重點成本指標納入到競賽項目中。制作競賽看板并粘貼在醒目位置,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該部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通過與國內先進企業對標,總結兄弟單位的先進能源管理經驗,并與煉鋼部現場實際相結合,按區分解降能耗增利攻關任務,12種能源介質共計提出33個大項措施、54個小項措施。
狠抓措施確保取得實效
措施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該部以創新工藝、改進設備為抓手,狠抓措施的執行與落實,確保了各項節能措施落地生根并取得實效。為減少焦爐煤氣消耗,該部制定詳細措施:按時按質投入鋼包加蓋項目,取消了在線煤氣烤包器,鋼包停包直接加蓋,3小時內可直接使用,煤氣量大幅降低;優化生產組織,提高鋼包周轉率,減少烘烤煤氣消耗;加大煤氣空燒、放散及跑冒滴漏檢查力度。通過閉環管理,5月份焦爐煤氣增利85萬元。
LF爐精煉生產,通過電極加熱處理鋼水。每處理一爐300噸鋼水,要耗電接近7000千瓦·時,升溫時間均值為12.17分鐘。2016年通過加快LF爐處理節奏,細化勞動競賽指標等措施,使升溫時間降低了0.6分鐘。該部還通過將白灰窯出灰皮帶系統由多皮帶運轉改為單窯放灰單皮帶啟動等措施,有效節約了電能,電耗指標最低降到59.05千瓦·時/噸鋼,月均實現效益33萬元,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創新驅動運用先進工具
在深挖節能潛力的過程中,該部運用六西格瑪等先進工具,對連鑄機二冷水及氮氣消耗進行專項攻關,通過對鑄機二冷水水質的優化及降低水耗攻關,降低了化學藥劑處理成本,同時實現水耗降低5%,增利達500萬元。
在實現二冷水水耗降低及藥劑成本降低“雙豐收”的同時,該部組織開展《降低煉鋼工序氮氣消耗》六西格瑪項目,結合項目對煉鋼工序所有氮氣用戶點進行梳理,通過六西格瑪工具在68項因子中找到11項關鍵因子,制定改進措施5項,對加料溜槽氮封管道實施了改造,同時還對氮氣流量進行優化,調整了東、西加料溜槽氮封流量。同時,該部還進行了公共輸灰降氮氣改造、硫鈦化噴嘴改造及對轉爐濺渣時間進行優化控制等,最終實現了煉鋼工序氮氣消耗降低13%的目標,獲得682萬元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