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間,河鋼股份公告稱,由華泰聯合和財達證券主承銷的公司30億元小公募公司債券成功發行,票面利率為3.8%,創今年以來過剩產能行業新低。同期3年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4.75%。本期債券為3年期固定利率,附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河鋼股份李卜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該債券受到機構投資者熱烈追捧,認購總量達140.8億元,全場認購倍率4.7倍;邊際認購量42.9億元,邊際認購倍率1.4倍。身處產能過剩行業的河鋼股份,投資者為何對其如此迷戀?
2015年國內鋼鐵行業形勢極其嚴峻,鋼價持續下跌至歷史低位,大部分鋼鐵企業出現巨虧。然而公司除了釩產品以外,幾乎所有產品的毛利率均出現逆勢增長,綜合毛利率從2014年的10.90%增長至2015年的13.32%。
河鋼股份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731億元,同比下降25.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5.73億元,同比下降17.75%。2016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3億元,同比下降18.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7億元,同比下降38.41%。
興業證券研究員任志強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成本管控效果甚佳,盡管鋼價持續下跌,營業收入持續下滑,但是成本削減幅度更大,最終表現為毛利率的不降反增。受益于此,公司在行業冰河期中能夠盈利。
從河鋼股份2015年年報來看,公司三項費用總量控制較好。公司2015年管理費用40億元,較2014年大幅度削減13億元,這其中主要是修理費用降低7億元,研發費用降低5億元所致。研發費用雖然絕對數額降幅較大,但是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基本不變,對公司未來新產品開發不會產生明顯的負面作用。公司2015年財務費用增加明顯,同比增加6億元。三項費用合計較2014年削減7億元,這對于公司2015年5.73億元的凈利潤來說還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