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是反滲透機組的重要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反滲透膜的選擇透過性,去除水中鹽分,進而生產高品質除鹽水和軟化水供給鍋爐及高爐、冷軋等用戶使用。由于處理原水為鋼鐵廢水,水中有機物和微生物含量高,而國產反滲透膜的抗有機物污染性能較差,其有機物很容易粘附在反滲透膜的表面,導致反滲透系統進水壓力升高、產水量降低。因此,業內均采用美國等國外進口的“洋”反滲透膜。雖然“洋”膜件運行穩定,抗污染性能高,但價格昂貴,大約每兩年均需換新,僅更換一組反滲透膜元件就需180萬元。
為了擺脫對洋品牌的依賴,降低費用支出,河鋼唐鋼動力部積極探索進口備件國產化這一降本增效新途徑。該部成立了由技術人員組成的專項課題攻關小組,小組成員在開展市場調研、對標先進企業的基礎上,先后對陶氏、海德能、東麗、西門子等國外品牌和時代沃頓、北斗星等國內品牌膜元件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對比分析,最后選定某國產品牌的反滲透膜進行專項研究試驗。
為了克服國產反滲透膜抗污染性能差的短板,該部技術人員結合唐鋼南區廢水中有機物和微生物含量高的特點,反復試驗,不斷改進,最終研發出國內獨創的膜表面處理技術,該技術可對國產反滲透膜抗污染層進行氧化處理,使其抗污染性能提高50%,降低有機物對膜的污堵速率70%以上。
截止7月中旬,河鋼唐鋼動力部2號、4號、7號反滲透機組膜元件均實現國產化,水處理效果良好,運行穩定。此舉開創了反滲透膜國產化的先河,在業內具有典型的示范推廣意義。
據悉,國內部分鋼企由于無法解決城市中水和鋼鐵生產廢水中有機物和微生物對反滲透膜的污堵難題,仍采用品質較高的地表河水或地下水作為循環水的補充水,若該技術推廣應用可大大提高國內鋼企城市中水和工業廢水的綜合處理和循環利用水平,有效保護地表和地下水資源,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