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鋼集團作為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先后組建了不同類型的子公司。大到鐵礦石、小到礦泉水,子公司服務主業生產供應的產品種類繁多、一應俱全。
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賣方市場時代,子公司只需保證產品的產量、質量,以及供應速度,企業內部交易“成本說了算”,經營業績不管好壞,最后由集團公司來托底。如今,鋼鐵市場行情急轉直下,這種內部交易的弊端充分顯露了出來,不僅無法精確衡量子公司業績好壞,而且讓困難中的集團公司更加“雪上加霜”。
2015年9月,安鋼集團成立了內部市場價格管理委員會,旨在理順內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更加積極主動地堅持市場化導向。“對前期爭議較大、供需雙方矛盾突出的大宗原料、鋼芯鋁等焦點問題,我們已經逐步實現市場化定價。”安鋼集團經營管理部采購管理科科長張紅麗說。
“成本說了算”的時候,張紅麗這個“裁判”并不好當。她舉例告訴記者,鋼芯鋁是煉鋼所需的一種冶金輔料。過去集團內部企業聯合召開定價會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在難以定奪;現在市場化定價后,“市場說了算”價格形成機制公允度高,老大難的問題迎刃而解。
更重要的是,內部市場交易價格形成機制理順后,價格調整頻率也進一步提高,由過去的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定一次價的情況,已經演變為一月一定價,甚至一個星期、一兩天定價也司空見慣,對市場的反應比以前更加快捷、更加貼近市場實時行情。“像集團公司自有礦山感覺運到集團本部的鐵礦石價格不合算,可以自主選擇就地或就近銷售給其他鋼鐵制造商。”安鋼集團經營管理部副部長李煒華說。
安鋼集團加速推進內部交易價格市場化改革,目的是讓所有子公司與外部市場主體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同條件競爭,由過去注重服務好鋼鐵主業生產,轉移到內強服務和外拓市場并重,打造一支核心競爭力強的非鋼產業隊伍。
數字說明成績,上半年安鋼集團非鋼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4億元,其中對外創收11億元,實現利潤2092萬元,為集團公司扭虧為盈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