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機構數據,中國天津港62%品味進口鐵礦石的價格周五跳回了60美金/干公噸大關。與大多數預期相悖,鐵礦石價格年初至今上漲了44%,而自去年12月創下十年低谷算起已反彈了63%。
上周早些時候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在7月進口了8840萬噸鐵礦石,自去年12月以來最高,比一年前同期增長3%。今年前七個月進口量比2015年同期創紀錄的速度更增8。1%,處在首次突破10億噸年進口量的路上。中國消費著世界上海運鐵礦石貿易的70%。
價格的反彈以及中國對貨物的需求激勵了礦石生產商重新進入市場。新加坡交易所的新研究顯示非傳統鐵礦石生產商正在增加它們在海運市場中的份額。
全球有約13億噸的交易量是由澳大利亞和巴西主導。包括巴西Vale以及澳大利亞的RioTinto和BHP在內的低生產成本的鐵礦石生產公司已將中國本土礦商以及其他出口國擠出市場。包括南非這樣世界第三大鐵礦生產國也無法幸免于難,其鐵礦石產量在2016年比前一年下跌了五分之一。
新加坡交易所大宗商品研究頭目Adrian Lunt稱今年二季度是澳大利亞和巴西在海運鐵礦石市場中的總份額多年來首次下降。
在二季度相比一季度1070萬噸的中國鐵礦石進口增額中,來自澳大利亞的供應增長占到730萬噸,來自巴西的供應下降530萬噸,而來自其他地區的供應增長了880萬噸。
根據該報告,最近幾個月鐵礦石出口大增的地區包括印度,伊朗,秘魯,蒙古,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其中印度上半年出口已是去年全年的三倍。
Lunt補充說假如對當下升高了的價格采取套期保值策略,一些非傳統供應源“可能變得更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