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工作方式,形成保產合力。本鋼集團領導多次在各類會議中要求各部門、單位轉思想、轉作風、轉方式,嚴抓基礎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指標有質的飛躍。各部門、單位迅速轉變工作方式,形成保產合力。煉鐵系統在確保高爐穩定順行的基礎上,重點開展降焦比、燃料比攻關工作,各項經濟指標進一步改善。鋼后工序,各部門、單位高度重視“合同35天交付”工作,加強生產及物流組織,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經濟效益。礦山系統嚴格按照工作計劃組織生產,提高鐵精礦、球團礦產量,滿足生產需求。各保供單位重點圍繞高爐穩定順行及降低消耗,抓好生產、運輸、供料、裝卸車等外圍保供工作;能源介質單位科學匹配水電風氣等能源介質,力爭實現優質保供“零影響”。
加強基礎管理工作,推行“包保機制”。鐵前工序,為確保高爐穩定順行,板材煉鐵廠根據各高爐況逐步摸索總結具有自身特色的裝料制度和操作制度。北營煉鐵廠借助北營公司保鐵協調小組這一平臺和“煉鐵工序穩定運行日例會”制度,及時反饋和解決高爐生產存在的問題,并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做好入爐原燃料質量預警工作。鋼后工序,煉鋼系統針對精煉環節一些品種鋼成分范圍窄,不易控制;精煉鋼水氬前溫度低,處理困難等問題與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詳細的研討,制訂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下道工序提供優質服務。軋鋼系統各級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生產骨干一道,上下互動,共同研究、探討,補充完善工藝制度。各崗位職工嚴格按照補充、完善后的新工藝要求進行精細化操作,確保產品質量,并確保出口產品和重點品種合同產品的按期交付。礦山系統按照本鋼集團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全力抓好承包車間、班組的各項基礎工作,確保安全管理、降本增效、生產組織、6S管理、班組建設等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在全體職工共同努力下,三季度生產呈現出穩產順行的喜人態勢。
責任落實到位,形成閉環管理。煉鐵系統,板材煉鐵廠克服板材焦化廠干熄焦裝置年修,使用濕熄焦比例增大等不利因素,根據高爐爐缸水溫差情況,嚴格執行標準化操作,責任落實到人,確保高爐安全穩定順行,產品產量逐步提升。北營煉鐵廠將指標細化分解到各生產環節,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成本工作落實到每名職工的具體行動中。鋼后工序,重點減少“小耽誤”影響。煉鋼系統努力提高熱過率,減少下線坯料清理量,提高品種鋼煉成率。軋鋼系統減少故障熱停,穩定產品質量,加快合同產品交付速度。圍繞“合同35天交付”工作,把以往的問題項進行逐一梳理,把具體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責任落實到人。礦業系統眼睛向內,認真查找自身不足,量化工作目標,制訂有效措施,將工作責任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