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年初以來,通鋼礦業公司以提質降本為中心,調動全員通過提升管理水平、強化過程管控、穩定產量質量指標等方式,努力深化管理、精細管控、細化措施、強化落實,最大限度地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保證質量穩定,降成本、創高效、保生存。
形成共識,凝聚全員質量意識
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命脈和基石,特別在當前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的環境下,把好質量關更是通鋼礦業前進的必然選擇。針對這一情況,通鋼礦業年初下發了《2016年質量攻關方案》,確定了采、運、選、球團制造等工藝環節的12項質量攻關指標,涉及采礦單位輸出礦石品位,選礦廠鐵精粉品位、尾礦品位、鐵精粉水分,鐵運處大粒度拋廢率,球團廠的消耗鐵精粉與輸出球團礦品位差,質檢中心原礦品位差、采選礦量差、球團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等指標內容。要求各單位以提高實物質量為目標,利用各種宣傳方式,讓全體干部職工充分認識提升實物質量對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意義。相關處室要對各單位“質量攻關”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充分發揮監督、檢查、指導及考核的職能,及時傳遞質量管理信息,及時協調解決生產單位質量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通鋼礦業提質增效目標順利實現。同時,通鋼礦業從繼續健全完善生產、質量管理制度入手,修訂、補充、完善了《2016年直屬采礦單位輸出礦石礦占率標準》《2016年直屬單位礦產品按質論價考核辦法》等管理制度10余項,實施了降低外購礦石量等具體措施,進一步營造了全員重視質量工作、全員參與質量工作、全員抓實質量工作的濃烈氛圍,使實物質量狀況得到了有效保障。
措施落實,全力保證實物質量
兩個井采單位堅持以溜井為中心,加強采礦、運輸、提升等各個生產環節的管控,加大原礦質量管理,合理擺布生產,保證原礦質量在計劃軌道運行。上青礦在生產過程中,以提高輸出礦石產品質量和減小質量指標波動為目標,強化產品質量達標。一方面,針對各采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考核指標,并落實到車間和人頭。要求工程技術人員每天必須對400米水平新老系統輸出原礦品位進行抽查,夜班、白班抽查各占一半;采場質量統一檢查一周不得少于1次,抽查結果必須形成痕跡管理。另一方面,各采礦車間在減小產品質量指標波動、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要求各采礦車間在穩定產品產量的前提下,合理擺布采場作業面,確保各溜井輸出礦石質量穩定達標,減少各項指標的波動。井下礦積極制定措施,采用全方位、立體化采出礦石質量監控手段,嚴格各工序監督、檢查、考核措施,避免掘進巖石混入溜井,造成出礦品位降低。該礦要求技術質量科采用原礦質量抽查方式,實時掌握出礦掌子面的截止品位,對于達不到截止品位要求的作業面做好標記,禁止出礦。針對生產與工程交叉矛盾,井下礦認真研究,確定了甲班和丙班提升礦石,乙班提升工程渣石,降低工程廢石對生產質量影響,避免了巖石混入降低礦石品位。
選礦廠堅持效益最大化原則,充分發揮工藝規模優勢,把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在穩定球磨機處理量和工藝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精礦品位,降低尾礦品位。他們根據精礦品位和廢石產率要求,明確措施和相關責任人,碎礦車間一方面強化拋廢工序管理,切實提高入磨原礦品位,為磨選提供“精糧”,另一方面嚴格控制篩下粒度,提高入磨細度,為磨選提供“細糧”。磨選車間從推廣使用高效旋流器入手,提高分級效率,增加磨礦效果,加強磨礦、篩分、精選工序的管理,穩定精礦質量。供排水車間通過合理調整水、砂泵站的運行參數,在保證水泵站水倉液位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磨選系統的供水水量和供水壓力。截至目前,實現精礦品位66.40%,尾礦品位8.16%,比計劃優化0.05%。
球團廠從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入手,以日成本核算為龍頭,加強產量、質量、成本的動態控制,確保實物質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他們充分利用MES系統進行生產工藝的調整管控,為生產指標穩順提供保障。崗位人員加強責任心教育,強化崗位操作,加大班組生產指標的綜合評比和獎懲力度;主控崗位人員及時與崗位人員進行溝通,根據鐵精粉原料的變化情況隨時合理進行原料配混,根據現場反饋指標信息,對溫度、濕度等各項主要工藝參數進行科學合理調整,確保生產節奏穩順、產品質量穩定。同時,全力減少停機檢修的影響,進一步加大維修隊伍整合力度,強化崗位人員、專業點檢人員和管理科室專業技術人員的三級點檢制度執行力度,完善獎懲辦法和操作細則,保證整體工作質量。
科學檢測,及時反饋質量差異
針對當前所面臨的嚴峻生存壓力,質檢計量中心作為通鋼礦業公司唯一的質量檢測部門著重在“提高質檢水平和提升產品質量指標”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全中心范圍內營造“人人重視質量,全員參與提質量”的工作氛圍,引導職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崗位做起,確保質量管理工作收到實效;另一方面,以“嚴、準、實”的工作標準提高質檢計量整體水平。檢查站在工作中突出一個“嚴”字,重點抓好按時采樣、按標準和規程制樣,嚴肅工藝紀律,客觀公正地反映采礦原礦品位、群采礦石、選礦生產流程、球團生產等方面的數據,并及時反饋質量信息。化驗室突出一個“準”字,嚴格按技術規程操作,降低系統誤差,提高化驗合格率,及時、準確、高標準地完成各種樣品的檢驗工作。衡器站突出一個“實”字,加強計量檢斤的基礎管理工作,完成礦量差目標,保持衡器設備的完好率,提高計量的準確性。年初以來,質檢計量中心通過強化采樣、制樣、化驗、檢斤計量各環節的工作管理,不斷提高生產檢測水平,強化數據管理,生產與輸出鐵精粉品位差為0.04%;球團礦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為0.01%,球團二氧化硅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為0.1%;檢查站和化驗室正、副樣抽樣合格率90.4%。經過實物盤點,鐵精粉、球團礦理論庫存與實際庫存平衡,實現平穩把控。與此同時,監察部門主動介入質量管理工作,加大對燃煤、膨潤土、鐵精粉等重點大宗原燃料入場的監督檢測工作,守住了產品質量入口關。
9月份,通鋼礦業公司開展了以“抓質量、保生存、增效益、促發展”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指標,形成人人重視質量,全員參與的質量意識,提高通鋼礦業質量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形成共識,凝聚全員質量意識
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命脈和基石,特別在當前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的環境下,把好質量關更是通鋼礦業前進的必然選擇。針對這一情況,通鋼礦業年初下發了《2016年質量攻關方案》,確定了采、運、選、球團制造等工藝環節的12項質量攻關指標,涉及采礦單位輸出礦石品位,選礦廠鐵精粉品位、尾礦品位、鐵精粉水分,鐵運處大粒度拋廢率,球團廠的消耗鐵精粉與輸出球團礦品位差,質檢中心原礦品位差、采選礦量差、球團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等指標內容。要求各單位以提高實物質量為目標,利用各種宣傳方式,讓全體干部職工充分認識提升實物質量對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意義。相關處室要對各單位“質量攻關”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充分發揮監督、檢查、指導及考核的職能,及時傳遞質量管理信息,及時協調解決生產單位質量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通鋼礦業提質增效目標順利實現。同時,通鋼礦業從繼續健全完善生產、質量管理制度入手,修訂、補充、完善了《2016年直屬采礦單位輸出礦石礦占率標準》《2016年直屬單位礦產品按質論價考核辦法》等管理制度10余項,實施了降低外購礦石量等具體措施,進一步營造了全員重視質量工作、全員參與質量工作、全員抓實質量工作的濃烈氛圍,使實物質量狀況得到了有效保障。
措施落實,全力保證實物質量
兩個井采單位堅持以溜井為中心,加強采礦、運輸、提升等各個生產環節的管控,加大原礦質量管理,合理擺布生產,保證原礦質量在計劃軌道運行。上青礦在生產過程中,以提高輸出礦石產品質量和減小質量指標波動為目標,強化產品質量達標。一方面,針對各采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考核指標,并落實到車間和人頭。要求工程技術人員每天必須對400米水平新老系統輸出原礦品位進行抽查,夜班、白班抽查各占一半;采場質量統一檢查一周不得少于1次,抽查結果必須形成痕跡管理。另一方面,各采礦車間在減小產品質量指標波動、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要求各采礦車間在穩定產品產量的前提下,合理擺布采場作業面,確保各溜井輸出礦石質量穩定達標,減少各項指標的波動。井下礦積極制定措施,采用全方位、立體化采出礦石質量監控手段,嚴格各工序監督、檢查、考核措施,避免掘進巖石混入溜井,造成出礦品位降低。該礦要求技術質量科采用原礦質量抽查方式,實時掌握出礦掌子面的截止品位,對于達不到截止品位要求的作業面做好標記,禁止出礦。針對生產與工程交叉矛盾,井下礦認真研究,確定了甲班和丙班提升礦石,乙班提升工程渣石,降低工程廢石對生產質量影響,避免了巖石混入降低礦石品位。
選礦廠堅持效益最大化原則,充分發揮工藝規模優勢,把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在穩定球磨機處理量和工藝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精礦品位,降低尾礦品位。他們根據精礦品位和廢石產率要求,明確措施和相關責任人,碎礦車間一方面強化拋廢工序管理,切實提高入磨原礦品位,為磨選提供“精糧”,另一方面嚴格控制篩下粒度,提高入磨細度,為磨選提供“細糧”。磨選車間從推廣使用高效旋流器入手,提高分級效率,增加磨礦效果,加強磨礦、篩分、精選工序的管理,穩定精礦質量。供排水車間通過合理調整水、砂泵站的運行參數,在保證水泵站水倉液位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磨選系統的供水水量和供水壓力。截至目前,實現精礦品位66.40%,尾礦品位8.16%,比計劃優化0.05%。
球團廠從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入手,以日成本核算為龍頭,加強產量、質量、成本的動態控制,確保實物質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他們充分利用MES系統進行生產工藝的調整管控,為生產指標穩順提供保障。崗位人員加強責任心教育,強化崗位操作,加大班組生產指標的綜合評比和獎懲力度;主控崗位人員及時與崗位人員進行溝通,根據鐵精粉原料的變化情況隨時合理進行原料配混,根據現場反饋指標信息,對溫度、濕度等各項主要工藝參數進行科學合理調整,確保生產節奏穩順、產品質量穩定。同時,全力減少停機檢修的影響,進一步加大維修隊伍整合力度,強化崗位人員、專業點檢人員和管理科室專業技術人員的三級點檢制度執行力度,完善獎懲辦法和操作細則,保證整體工作質量。
科學檢測,及時反饋質量差異
針對當前所面臨的嚴峻生存壓力,質檢計量中心作為通鋼礦業公司唯一的質量檢測部門著重在“提高質檢水平和提升產品質量指標”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全中心范圍內營造“人人重視質量,全員參與提質量”的工作氛圍,引導職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崗位做起,確保質量管理工作收到實效;另一方面,以“嚴、準、實”的工作標準提高質檢計量整體水平。檢查站在工作中突出一個“嚴”字,重點抓好按時采樣、按標準和規程制樣,嚴肅工藝紀律,客觀公正地反映采礦原礦品位、群采礦石、選礦生產流程、球團生產等方面的數據,并及時反饋質量信息。化驗室突出一個“準”字,嚴格按技術規程操作,降低系統誤差,提高化驗合格率,及時、準確、高標準地完成各種樣品的檢驗工作。衡器站突出一個“實”字,加強計量檢斤的基礎管理工作,完成礦量差目標,保持衡器設備的完好率,提高計量的準確性。年初以來,質檢計量中心通過強化采樣、制樣、化驗、檢斤計量各環節的工作管理,不斷提高生產檢測水平,強化數據管理,生產與輸出鐵精粉品位差為0.04%;球團礦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為0.01%,球團二氧化硅生產與輸出品位差為0.1%;檢查站和化驗室正、副樣抽樣合格率90.4%。經過實物盤點,鐵精粉、球團礦理論庫存與實際庫存平衡,實現平穩把控。與此同時,監察部門主動介入質量管理工作,加大對燃煤、膨潤土、鐵精粉等重點大宗原燃料入場的監督檢測工作,守住了產品質量入口關。
9月份,通鋼礦業公司開展了以“抓質量、保生存、增效益、促發展”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指標,形成人人重視質量,全員參與的質量意識,提高通鋼礦業質量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