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鋼鐵流通模式中,鋼廠不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只要按照貿易商的要求批量供貨,對鋼廠來講省時、省力。日鋼集團在新上ESP生產線過程中發現,許多終端客戶對鋼材產品提出了不同需求,鋼鐵貿易商作為中間環節,無法將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及時準確地傳遞給鋼廠,這就倒逼鋼廠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產品,實現鋼鐵產品的“私人訂制”。
“隨著公司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我們的客戶群體由貿易商轉變為終端客戶,客戶訂單批量小,批次多,產品個性化要求多,這樣就給公司各單位生產組織帶來挑戰。”日鋼集團信息系統處處長姬生峰說。
日鋼集團從與300多家鋼鐵貿易商打交道,到現在直接面對9000多家終端客戶,客戶數量呈幾何級增長,對企業生產排程、成本核算、研發速度都帶來了巨大挑戰,迫切要求公司轉變經營思路,全面提升企業管控能力。
為此,在引進ESP生產線的同時,日鋼集團同步引進了臺灣中鋼管理模式,對企業原有的經營管理流程進行全面診斷和優化,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訂單為主軸”的產銷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了對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各個環節的優化集成,使得企業靈活適應客戶需求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為了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實現技術裝備與管控能力的深度融合,日鋼集團積極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設了包括全流程自動化管控系統、一貫制質量管控系統、高效成本管控系統、企業環境管理信息化系統和全過程物流管控系統等一整套高效現代化信息系統,有效提升了企業運行效率。
姬生峰介紹說,他們信息化系統就相當于公司的神經網絡系統,客戶的訂單進來以后,系統驅動和指揮銷售、生產、質量、發運等各環節按訂單要求協同作業,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跨部門信息溝通的難題。從目前來看,產品訂單命中率達到98%,準時備貨率達到95%。
2016年全年,日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89億元、利潤13.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8%、475.5%,實現外貿出口18.31億美元,居全國鋼鐵企業前列。
目前,日照鋼鐵集團正計劃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等信息自動化技術,大力實施“互聯網+智能制造”,搭建客戶需求、客戶關系管理、物流供應鏈、商務智能等平臺,推動公司經營管理和生產作業向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努力把企業打造成集科技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品牌制造于一身的世界一流鋼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