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精益生產觀 生產穩定高效
系統穩定是產能釋放的基礎。該廠干部職工克服產線關停傳言、日照人員抽調、職工思想不穩定等種種不利因素,認真落實精藝生產觀,強化調度組織,嚴控各類事故,提高生產的整體運行質量。45噸區域關停后,他們積極應對“5爐對6機”生產新格局,全力提升120、210兩區域產能,保證了公司鐵—鋼、鋼—軋系統平衡,實現了新老交替的平穩過渡。210和120兩區域優化爐機匹配,提高單爐出鋼量,產能快速拉升,2016年120區域最高日產達到12033噸,210區域最高日產突破9700噸。
優化品種結構 提高核心競爭力
持續優化品種結構,實現產線效益最大化是公司實現止損扭虧目標的重要途徑。煉鋼職工積極克服指標到頂潛力挖盡的思想,堅持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不斷深化專業化管理,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改善提升。2016年,兩區域鋼板探傷合格率分別達到99.3%、99.47%;冶煉改判率分別降至0.44%、1.08%,全面完成公司考核目標。品種結構持續優化,120、210區域品種鋼比例分別達到89.82%和89.5%。一批附加值高、市場效益好的鋼種應運而生,其中生產冷軋深沖鋼7.7萬噸,熱軋雙相鋼1.8萬噸,油罐鋼4.4萬噸,管線鋼5.2萬噸。與此同時,該廠配合技術中心完成了軍工鋼、超高強度海工鋼、超低硫管線鋼、厚規格600兆帕水電鋼等多個高端產品的工藝研發,實現了批量穩定生產,為公司提高市場競爭力創造了條件
對標挖潛 成本大幅降低
隨著成本連續幾年的大幅度降低,該廠的降本難度越來越大。面對空前艱巨的降本任務,該廠干部職工認識到,唯有沖破原有思維定勢,變革管理模式,創新思維觀念才是降本之道。他們對成本構成進行再梳理,對標先進企業找差距,定目標,補短板,促提升,重點指標實現了全連掛考核。進一步理順完善了成本預算核算、成本分析、評價考核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按爐管控,按日核算,按旬分析的管理模式,有力促進了降本工作的深入開展。
依靠技術創新降成本是該廠的一大“法寶”。實施少渣冶煉,優化熔劑結構,熔劑降本3.06元/噸;積極推廣新技術促進能源降本,轉爐投料系統氮封改造、除塵風機變頻改造等效果明顯,能源綜合降本6.78元/噸;域積極推進合金替代和窄成分控制,合金噸鋼降本6.07元……一系列創新舉措的落地,帶來了關鍵指標的不斷改善和提高,120、210區域的鋼鐵料消耗繼續保持全國同類型轉爐前三名水平。一年來,煉鋼廠月月超額完成公司下達的降成本目標。特別是四季度,噸鋼降本達到了24.5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