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爐料“精細化”向成本要效益
向“穩定”要效益,知之非難,行之不易。由于原燃料品種冗雜,質量多變,入爐品位降低,這些都給煉鐵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高爐生產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在高爐本身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良好的技術操作水平是保障高爐穩定順行的前提。“必須全力適應原料變化,爐內要適應爐外條件的變化,要用高水平的操作,以高爐為中心,其他系統及科室全力為高爐穩定順行服好務”,煉鐵事業部黨委書記、部長袁浩說道。
煉鐵事業部積極使用經濟合理的爐料降低生產成本,燒結根據生產實際增加當地礦比例,合理配加低價礦,進一步優化燒結配料結構,少配或不配高價礦。通過實施厚料層燒結方案,降低燒結固體燃耗,提高成品率,降低返礦率,為系統降本拓展空間。在高爐冶煉方面,努力提高煤氣利用率,通過調整布料矩陣,控制邊緣和中心氣流,強化外圍管理,由起初不到42.1%提高到45.8%,不斷深入研究優化高爐配料結構,增加塊礦配比,全年配加塊礦達21.28萬噸,
設備效能“精細化”向穩定要效益
安全穩定的設備效能,不僅是高爐安全、環保、穩定和順行的基礎,也是降成本的重點。從提前預判入手,盡可能減少設備問題對生產的影響。針對設備出現的問題,高爐系統事先策劃,內部做好協調和配合工作,并與設備科、外委檢修等相關部門密切聯手,系統梳理設備問題,提前做好預判工作,不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通過創新設備管理機制,提高運行效能,實現設備維檢的高檢”三級點巡檢管理體系的推進,逐步實現了設備管理由“事后維修”到“預知維修”的轉變,成為設備綜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
為保障高爐生產,煉鐵事業部設備管理運用TPM精益管理方法,大力推進設備維修標準化作業,不斷提高設備維護質量,提升設備管理防錯能力。目前,為進一步提升設備設施的技術狀況,以強化現場運行設備狀態管理為重點,積極組織開展設備設施本質安全及專業專項檢查工作。同時,以對標升級為抓手,嚴格控制公司下達的指標,強化動力能源節能工作,通過強化降本措施的落實,最終實現設備低成本高效運行的目標,為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奠定設備基礎。
績效考核“精細化”向管理要效益
煉鐵事業部緊緊抓住成本控制的關鍵環節,強化四級成本核算管理,做到了從源頭上“卡”成本,從嚴控上“摳”成本,從管理上“降”成本;充分挖掘生產經營各環節降本潛力,提高了各工序生產作業效率,進一步優化了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確保高爐長期穩定運行。
通過優化考核管理,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更好地發揮考核管理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是完成全年各項任務的重要保證。按照公司將實施差異化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煉鐵事業部以指標完成情況考評各系統績效得分,決定薪酬分配的指導方針,績效考評重點突出降低成本,全面推進對標降本增效工作,確保利潤、生鐵成本、工序加工費等任務的完成。通過優化績效分配,實施動態管理,實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煉鐵事業部打贏鐵前系統治虧創效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