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際工程公司將全面謀劃,重點從八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堅定轉型發展定力,推進“1+4”產業落地實施。主動適應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形勢,抓住市場發展機遇;主動適應首鋼“一根扁擔挑兩頭”發展戰略,在首鋼鋼鐵業和打造城市綜合服務商中繼續當好排頭兵。在做優做強鋼鐵工程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抓住首鋼園區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政策窗口期,大力推進園區開發、能源環保、鋼結構住宅和綜合管廊4個非鋼業務的發展。以做產業的思維來做項目,把在施項目做成品牌示范;以開放的胸懷,采取多種方式,整合產業鏈資源。
二是全力以赴開發市場,提高合同簽約總量。全面服務首鋼市場,把京唐二期的實施作為公司鋼鐵板塊做優做強的重要依托,當好首鋼園區建設的技術參謀。積極拓展國內市場,鋼鐵市場要把握政策導向,找準市場定位,完善客戶管理體系,強化營銷策劃和風險評估,提高合同質量和利潤空間。加大非鋼、近鋼市場業務的開發力度,聯合社會優質資源,創新商業模式,提升自身能力,積極拓展工業園區、節能環保等市場領域,主動尋求綜合管廊、鋼結構住宅、海水淡化等外部社會市場機會。全力突破國際市場,堅定不移“走出去”,深入挖掘“一帶一路”等目標市場的商機。
三是激發基層創新活力,增強事業部交賬能力。進一步明確事業部的發展定位,堅持技術開發與經營生產并重,準確把握專業發展、產品研究及市場營銷的方向,進一步聚焦,精準發力,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和懈怠。充分發揮兩級營銷的協同效應,加強在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協同,強化利益共同體的意識,提高相互合作、相互支撐的質量。逐步深化事業部運行機制,制定各部門的目標責任書,做實指標任務分解,傳導壓力。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和滾動管理,逐步建立內部的市場化機制,加強組織協調,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
四是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益。向優化設計要效益,要從技術源頭抓起,強化三級審核、會審評審的責任;落實總師負責制、建筑師負責制,深入開展技術經濟分析、多方案比選論證、多專業協同優化,降低建設成本,提高盈利空間。向項目管理要效益,加強生產組織的總體協調,強化前期策劃、信息反饋、溝通協調、計劃監控和動態管理;樹立全公司“一盤棋”的思想,統籌安排人力資源,實現資源的最佳化利用;落實項目經理負責制,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的成本控制。強力推進“管辦查”閉環管理,,重點督查制度是否嚴格執行,重大決策是否落實,工程項目是否存在進度、質量、資金等問題,合同額、利潤、資金回收、成本、效率等經濟指標是否按計劃完成,領導“一崗雙責”和黨建工作是否落實等。
五是適應行業發展規律,優化生產管理體系。深入探索非鋼新產業的管控模式,學習了解非鋼新產業發展規律、行業市場規則,全面掌握不同產業的商業模式、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快形成產業化的發展路徑。順應鋼鐵行業規模化建設減少的市場趨勢,走技術——產品——產業的發展路徑;加強與下游制造商的合作,既通過產業鏈條延伸提高競爭力,又實現核心技術的有效保護。
六是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保障企業穩健運營。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優化流程和組織職能,形成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特別要從源頭上嚴密防控國際項目的風險。加強資金收支管控,做好資金總體平衡和統籌管理,堅持量入為出、以收定支,守住存量資金底線。強化在施項目的回款責任,項目執行與資金回收緊密結合,嚴格執行考核獎懲制度。
七是突出市場需求導向,提高科技創新力。提高科技開發的質量,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具有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強化市場營銷和未來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強新產業的基礎研究,廣泛開展技術交流和考察,加強建筑市政行業宏觀政策、市場行情、前沿技術、標準規范等的學習和掌握,形成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指導性文件。推進BIM、GIS平臺建設和應用,深化與社會資源的技術合作。
八是推進黨建工作,提高隊伍戰斗力。加強思想文化建設,落實黨委抓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傳承和踐行首鋼精神,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豐富宣傳產品,加強品牌形象推廣;加強組織建設,完善黨組織在國際工程公司治理結構中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領導人員和人才隊伍建設,以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導向,加強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創新和完善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評價體系;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創新職工招聘、培養、使用機制,著力解決人力資源結構矛盾和總量不足;開展部門首席專家、部門專業經理等技術序列崗位選聘,打通技術人才發展通道。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把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落到實處。建立容錯機制,凡是符合國際工程公司戰略發展方向、有利于提升經營效益的事,就要鼓勵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形成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發揮工會和共青團的橋梁紐帶作用,推進民主管理和青年成長成才,積極為職工辦實事,確保企業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