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設立雄安新區?對此多方面已經給出了多種解讀:包括疏導非首都功能、緩解一線城市人口過多與過快增長、促進華北地區經濟增長等。這些無疑都是存在的,蘭格鋼鐵陳克新認為,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看到其背后的兩大宏觀背景,或者說是兩大趨勢,由此才使得河北雄安新區能夠乘勢而生。
首先是中國城市化趨勢。現今中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大量經濟產業與人口向既有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集中,由此導致一些城市過于龐大,人口增長過快,產生霧霾頻發、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大城市弊病。蘭格鋼鐵陳克新認為,為此需要在既有大城市之外的合適地點,打造新的、足夠規模的國際化大都市,提供空間,以承接經濟產業與人口的區域性集聚。其實,以往的深圳、珠海、浦東等新區崛起,就是這類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這與所謂遷都,或者是建設副都扯不上什么關系。由此可以預計,受到中國城市化趨勢的推動,類似于河北雄安新區的城建模式,還會被其它地區所復制,今后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城市新區”,借此作為重要途徑之一,實現數億農村人口進城,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實現全國各地區平衡發展。
其次是中國經濟重心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應該說,過去30多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東部地區走到了前面,與中西部地區拉開了不小差距。蘭格鋼鐵陳克新認為,隨著中國經濟諸多方面的發展與變化,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逐步向本土消費型經濟轉變,中西部地區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極大改善,中國經濟增長重心,也開始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尤其是內陸的老工業城市轉移。而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可以看成是這一趨勢的結果。同樣我們可以預測,借助于中國經濟重心轉移所生產的資金、產業、技術、市場、人員移動,也還會有更多“城市新區”,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在全國各地崛起。
由此可見,河北雄安新區規模巨大,投資強度更高,由此產生的基本建設規模很大;由于上述兩大趨勢推動,將會有更多的“新區”出現;還由于建設周期較長,沒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恐怕難以結束,蘭格鋼鐵陳克新認為,這就新添了中國鋼材市場又一樂觀“猜想”,即未來巨大規模的鋼材需求,尤其是建筑用鋼材需求。
當然,未來規模巨大的鋼材需求,還只是一個樂觀“猜想”。即便是已經決定了的河北雄安新區,也只是處于規劃與先期準備階段,距離大規模開工,即產生大量實際鋼材消費,還有一段時間。蘭格鋼鐵陳克新認為,但是也要看到,市場經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信心經濟,甚至還是“猜想經濟”。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以及因此產生的鋼材需求樂觀“猜想”,確實可以成為一個“題材”,推動一段時期內鋼材價格上漲,甚至也能推動國內外股市相關板塊價格上漲。